凝聚每份爱温暖颗颗心-----住院党支部春节期间爱心故事
  • 发布时间:2015-05-11

春节,是个团圆的日子,说到春节,谁都想到回家,想到亲人团聚的温馨场面,无论路途多遥远,都挡不住回家的脚步,那颗飘荡的心似乎只有在家里才可以得到熨贴。然而,总有一些人,由于身体健康原因,只好留在医院过年。特别是一些慢性精神病人。一住就是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家似乎离他们越来越远,但是他们那颗渴望被关爱,被温暖的心从未停止过企盼。越到年节,他们的情绪就会越波动,盼望亲人来接的心情就会越迫切。他们的心情医院的医护人员能够理解,住院部党支部八个病区的科主任和护士长更是提前做好准备,竭尽全力让不能回家过年的患者过一个如家般温暖的春节。

  为了让病人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气氛,医院提前就在长廊下方挂了一个大大的福字,愿大大的福字带去全体医护的心愿,给他们和家人带去平安、幸福、祥和。走进病房,你更会感觉到来到了一个亲切的港湾,走廊里挂满了小红灯笼,让你的心不由自主的充满喜悦。大玻璃窗上帖着玉兔迎春的剪纸,透过玻璃窗,你会看到活动室房顶上拉着五彩的拉花,墙壁上挂着三个一簇,五个一组的大气球,桌子上堆满好吃的:瓜子、花生、糖果、苹果等,患者一边说笑着,吃着,一边欣赏着电视节目…医护人员和病人同台联欢,笑声不绝于耳。你看,秦锐今天都起来活动了, 精神六病区年近五十的患者秦锐因精神分裂症已住院近10年,父母早已去世,一个女儿也不在身边。现在秦锐已经进入慢性衰退期,情感比较淡漠,一天的大部分时间在发呆。在气氛的感染下,看着其他病友有的唱歌有的跳舞,秦锐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在医护人员帮助下,她参加了套圈游戏环节,她笑着说:“今天我特别高兴。”

  七护区护士长冯士娟说,每年都有40%左右的住院病人无法回家过年,其中有部分因为病情严重需接受治疗,也有一部分是因为家人拒绝接回。“这些特殊病人有着常人的情感,他们也牵挂家里的亲人,希望和家人吃顿团圆饭。”冯士娟说,为了让这些病人快乐过节,医护人员每年春节前都会与病人搞一次联欢会,春节期间,在不影响病人休息的前提下会为他们多安排娱乐活动,每天为他们发一袋食品,务求让他们在医院能开心、快乐。

  每一个岗位都是一个并不小的人生舞台,而力争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始终以饱满的工作激情,珍惜岗位、踏实工作是二病区每一个医护人员的奋斗目标,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从而体现医护价值的存在。

  二病区的全体医护人员一直秉承着治病救人,关怀病人的原则,全心全意给予患者家人般的温暖照料,让患者在无家属陪伴的住院期间,依然能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以争取早日康复出院,开启新的生活。

  春节期间,病房中一些没有回家过年的患者,二病区的全体人员在主任和护士长的带动下,自发捐款买了足量的水果和瓜子花生等分发给患者,大大的减轻了患者未与家属团聚的失落感,和医护人员一起,在医院过了一个喜庆热闹的春节,一起迎接2011的新希望!

  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要实现对患者的优质服务,就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做到始终如一,点点滴滴尽心尽力。二病区的医护人员一直将此作为日常工作准则,今年春节期间新患者江某坚持不肯进食,她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各班护士细心关怀,耐心劝说,亲自喂饭,那一幕连其他患者都感动不已,经大家的齐心努力,患者终于动容,开始愿意进食,病情也随之大为好转;当患者刘某刚入院时,思维不清楚,生活无法自行料理,是大家每天对她悉心照顾,为她换衣,喂饭,服药,带她一起跟团体多接触,跟大家一起看电视,打扑克,渐渐病情有了好转,到出院时,患者及其家属对医护人员感激不已,而大家只是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不仅自己份内的工作要按高标准完成,只要是力所能及的对患者有益的事情,大家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就像护士于书艳,经常受患者之托帮忙带一些日常用品,因为患者知道,她总是尽量帮她们挑选物美价廉很实用的东西,于护士总是说,她们在这里治病,家人无法照顾她们,我们就要尽她们家人的义务!

  南丁格尔曾经说过:护士必须有一颗同情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正是因为有了这颗同情心和这双手,才能真到做到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在平凡的工作中投入全部的聪明才智。

  六病区护士长魏惜晨就是这样一个愿意工作的人,春节前的一个周五,患者洗完澡,一个个神清气爽的来到活动室,在这里,魏惜晨早已备好理发衣,手拿推子为患者理发了,只见到动作娴熟,干净利落,一会便把患者收拾得面貌一新。每个周五,她都会带领护士为患者理发,剃胡须,春节前,她更是事无巨细,精益求精,她说:过年了,要给患者一个新的面貌,家属来了心里也安慰。在六病区,你会看到病房里的患者虽然不是统一着装,但个个穿着整齐,干干净净。他们的衣服大部分都是科里医护人员自发捐助的。因为助困病房患者家境都特别困难,大多来的时候衣衫褴褛,肮脏不堪,魏惜晨总是不断的从家里拿来旧衣服给他们穿,在她的带领下,全科医护人员捐衣服的习惯已经蔚然成风,拿来的衣服不计其数,从那满满两衣柜的衣物就可以看到六病区的患者真的很“富有”。这些衣服足够他们换洗用的了,有的家属来接出院时忘了带衣服就直接让他们穿回了家。

  从春节到初七,是国家法定假日,病房里只有护士在管理着整个病房,虽然患者量有所减少,但管理工作比平时繁琐的多,担负的责任也相应的增加,却没有一个护士因贪图自己的方便放弃值班,而是更加主动、踊跃的要求值班,把团聚的机会留给别人,三病区的邓晓艳、马洋洋,更是提前一个月就跟护士长打好招呼:三十的班我来值,你们都回家过年吧,六病区的张红艳更是连续三年值年三十班,她就:“我还没成家,也没什么事,其他护士家有老人,有孩子,一大家人等着呢。她们的团聚比我更重要”。她们在病房中热情的组织患者看电视,吃食品,调动过年的喜庆气氛 ,半夜一起吃年夜饺子,一起迎接新年钟声的敲响,大大减轻了病人未与家人团聚的失落感 。张彤护士说:“虽然我没有和父母一起过年,但是陪着这许多的患者,把他们照顾好,安慰好,看到他们心满意足,我心里也很欣慰。这样的年过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能在医院过年我觉得很幸福,”精神病人刘某自12年前入院以来,基本每年春节都是在医院度过的。“病房医生、护士对我们太好了。他们不仅治疗护理我们,还帮助我们喂水、喂饭、洗澡、换衣等。在医院里过除夕夜不仅没有感到失落和孤独,反而充满了亲情与温馨,”在除夕夜,姜文海院长带着有关科室领导来给在大家拜年,让所有的患者及值班人员都非常感动,大家都没有因为年三十不能回家而遗憾。

  护士有着纯洁的心灵,高尚的情操;超负荷的工作连着疲惫的心身,她们想着的还是患者的需要;面对许多渴求健康的目光,她们惯用鼓励的眼神传递力量,带给他们摆脱病魔的勇气和一份生存的基本需要。如她,董艳荣护士,就把自己的一颗慈母之心奉献给了患者,三病区的护士党员董艳荣, 37岁才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才刚刚5岁,年近7旬的婆婆过来帮忙,一大家人需要她忙里忙外,其中的辛苦和劳累可想而知,大年初二她前夜班,下午三点多,就在她准备好晚饭要去上班时,却发现两个女儿的小脸红红的,眼神困倦的样子,一摸额头滚烫滚烫的。这两个宝贝女儿啊,一个生病另一个保准也不会落下,她急忙为她们量了量体温,38.5摄氏度,她想准是这两天兴奋疯闹过度,孩子的身体有些吃不消了,她急忙为两了孩子吃了退烧药,安慰焦急的婆婆,嘱托好将要下班的爱人,孩子抱着妈妈,求妈妈不要走,生病的孩子多么需要妈妈陪伴在身边啊,但她一想到病房的患者还需要她去护理,其他的护士也已经很劳累了,就狠狠心,使劲的拽开了孩子的小手,像每天一样按时的来到工作岗位上,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完成每一项护理工作,微笑面对每一位患者,没有对任何人提及女儿的病情。当她半夜下班焦急的回到家中时,两个孩子已经抱着她的衣服睡着了,爱人说:“孩子想妈妈呀,说抱着你的衣服就像的抱着你一样。”这时的董艳荣再也忍不住了,所有的惦念与愧疚化作眼泪流了出来。

  从三十到初七,每天早上都会从通勤车上下来一人矮矮胖胖的大夫,他就是张廷鑫,看到他的人都会招呼一声“张大夫,值班呀?”“不值班,过来看看。”这就是张大夫,无论是双休日,还是节假日,总会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他恨不得把24小时都留在病房才安心,每一个患者的病情都在他心中,他绝不会因为这一天休息而耽误给患者调整药量,每当别人说他占用了自己太多的休息时间时,他总会无所谓的摇摇头,说,我只是做了自已应该做的,工作的时候我才最踏实。各科的很多医生都也都和他一样,每天白天轮流来到病房,看看患者病情有没有波动,需不需要调整药量,处理完了才会回家。

  正是因为有了这一桩桩一件件平凡而又伟大,琐碎而又不易的故事,我们的优质服务才不是一名口号,它因为爱而存在,因为责任二字而日趋成熟,

  崇高源自微小,收获来自付出、尽管我们没有惊天动地丰功伟绩,只有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尽管我们没有感天动地的豪言状语,但我们却立足平凡的岗位,一步一个脚印的踏踏实实工作,无愧于患者对我们的嘱托和信任。展现着我们报效社会、报效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力争为党和人民的医疗事业辉煌,为全面打造大庆市第三医院的品牌形象,浓默重彩谱写救死扶伤新篇章。

  我们愿把爱化为动力,为天使插上奋飞的翅膀!我们愿把奉献付诸行动,用爱心和真情为患者撑起一片希望的蓝天。


返回列表
医院地址:海南省三亚市解放四路1154号   电话:0898-38224488   邮编:572000
©三亚中心医院(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医创科技
医院地址:海南省三亚市解放四路1154号
电话:0898-38224488   邮编:572000
©三亚中心医院(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医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