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绪是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一种内心感受,是人们对某个事情的态度。具体来说,情绪包括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比如开心、得意、恐惧、紧张、快乐、悲伤、愤怒等。情绪不仅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的反应,同时也反映了个体的价值观、信仰和文化背景。此外,情绪还会影响个体的生理反应,如心跳速度、面部表情和呼吸频率等变化。
获得一种积极舒适的情绪,不仅仅是我运动了,锻炼了,培养兴趣爱好,就一定有正向的积极情绪。每一个情绪的背后,都有一个未满足的心理需求。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情绪背后的需求是什么,找到我们获得自身满意情绪的钥匙。
一、开心:是为了强化所有的美好和幸福
自己开心的时候,知晓自己为什么而开心。如:通过努力坚持达到了设定的目标、自己的善良真诚收获了友情、自己有担当有责任感赢得了爱情等等,强化自己这些美好的、积极的行为和意志品质,并保持下去。这样就有了获得快乐的能力。
身边的人开心,了解他们为什么而开心,分享这份喜悦,肯定他们在这件事里的积极、正面的行为品质。如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倡导要表扬孩子的勤奋努力,而不是过分强调聪明,因为聪明是天赋,而努力是品质。
二、愤怒:是为了自我保护而攻击别人
当自己愤怒的时候,剖析自己为何愤怒生气。是不是自己对某件事情有所期待,而期待的事情未能按照自己的期待前行,出现的强烈想要改变现状的情绪?所以与其生气,不如想想如何扭转现状、找出解决方案,来扭转现状,让期待变成现实。
三、悲伤:是为了得到同情和帮助
当悲伤时,去了解自己为什么而伤心难过,此刻的自己实际需要的是同情、帮助、支持、陪伴,与其独自黯然神伤,不如向身边的朋友、亲人、爱人、同事等等说出你的伤心,他们是最好的倾听者,让情感流动起来,感受被陪伴着,让世界来抱抱你,帮你疗愈,让短暂灰暗的世界感到温暖被照亮。
四、害怕:是为了自我保护而回避风险
当遇到自己害怕时,了解自己为什么而恐慌。如:一位教师第二天要在教育局领导、校领导面前讲公开课,担心自己准备的不全面,担心自己搞砸,被笑话、被否定、影响自己的前途,这些害怕和恐惧都是自我保护在产生作用。与其通过回避退缩来保护自己,不如通过全面地准备、反复练习,让自己更从容、让自己大放光彩,来达到更深地保护自己的目的。分析、调整、解决困难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勇气和力量是接下来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面对各种难题的经验和准备。
五、得意:是为了赢得欣赏和尊重
得意时:了解自己为什么而得意。得意其实背后是渴望获得别人的欣赏和尊重,与其通过炫耀或表现得高高在上来获得欣赏和尊重,不如直接告诉对方“你可以夸一下我吗?你可以表扬一下我吗?或者我现在非常需要你的肯定与认可。”
六、嫉妒:是为了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
当觉察到嫉妒,很有可能那真的是自己渴望得到而暂时未能得到的东西。与其让自己心里发酸,不如打起精神,行动起来,认可自己对自己的期待、认可这个属于自己的正面意图。通过调整自己、付出努力争取,化嫉妒为力量。去赢得那些自己想要的东西。
七、压抑:是为了获得安全而拒绝冲突
感到压抑,往往是想要避免冲突,为了保护自己安全。问问自己,选择不发声真的是自我保护最好的方式吗?还是说,有没有办法不压抑自己,也同时不会造成冲突?利用周边资源选择表达方式,与压抑battle。
八、抱怨:是为了被倾听、理解和关注
自己抱怨时,剖析自己为何抱怨,直述自己的底层需求。如内心渴望被倾听、被理解、被关注,渴望被接纳被理解。与其通过抱怨的方式来控诉自己的不满,不如直接告诉对方自己的底层需求“我现在对XXX不满意;我感到没有被倾听、理解、关注;可以多听一下我说话,可以多理解一下我的难处吗?”
读懂各种情绪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从而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增强情绪管理能力,提高我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