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伊始,一场没有硝烟的防疫战打破了我们原本平静有序的生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势汹汹,牵动着所有人的心。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院心血管外科党支部积极响应党中央及医院党委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及医护人员同心协力,一刻也不松懈地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一、快速行动,统一思想,筑强战斗堡垒
根据疫情防控工作的形势以及各级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与部署,心血管外科党支部立即行动,第一时间召开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电话会议,研判疫情进展,及时解决突出问题,号召全科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坚守岗位,切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全科医护人员认真学习各级关于疫情防控指示精神,全面提高思想认识。根据工作部署,全科统一协调,扎实做好疾病诊疗、病人看护、场所消杀、体温检测、异常跟踪等工作。
(一)制定新冠肺炎防控应急预案。在科室原有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的基础上,通过重新梳理规范,制定了《心血管外科新冠肺炎防控应急预案(试行)》《心血管外科疑似病人转运流程》《心血管外科疑似病人接诊流程》,并根据疫情变化不断修订完善。同时,及时在科室工作微信群内分享国家、省、市、校、院等各级部门发布的新指示、新举措。严格贯彻落实,最大程度在保证医疗、护理质量与安全的同时降低疫情感染传播风险。
(二)全方位加强院感防控工作。严格贯彻落实上级关于院感防控工作的指示部署,根据医疗操作可能传播的风险,做好个人防护、手卫生、环境消毒、废弃物管理等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严防医护人员感染事件发生。加强人员培训,为避免人员聚集,采取网络培训和分期分批现场培训的方式对医护人员进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培训、疑似病人转运演练、应急演练、穿脱防护服演练等,做到全员覆盖,不留死角,提高大家的防控能力。对所有外出需要居家隔离人员均按照医院要求居家隔离,解除后方可上班。
严格患者入院风险评估,医护人员在患者入院前及入院后评估感染风险,排查可疑病例,在给患者开具化验检查前认真评估院感风险。加强探视和陪护管理,严格执行一名患者一名陪护的规定。对所有病人及陪护家属监测体温,登记相关信息,按院内规定办理并发放“陪护卡”。在重症监护病房门口单独设立缓冲区,专人负责在探视前为每位家属检测体温,检查隔离服、口罩穿戴情况,并进行手消,每个环节确认无误后才可进入监护病房探视。
二、党员干部冲在前,出征一线攻坚克难
一份责任,一份坚守,疫情面前,心血管外科全体党员干部及医护人员用实际行动交上优秀答卷。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蔓延,省、校、院迅速发布了相应文件,接连组建多批院内应急梯队、支援武汉医护梯队。接到通知后,全科人员积极响应,纷纷踊跃报名,党员干部更是主动请缨,要求加入抗疫一线工作中。在不到1个小时的时间,心血管外科应急梯队和支援武汉医护梯队组建完成。
2月6日晚,在得知我院接到国家卫健委紧急支援武汉命令后,科室全体党员干部及医护人员积极响应组织号召。柳克祥副院长、王天策副主任、李丹副主任和郑晓梅护士长、崔丹护士长通过电话会议连夜紧急部署,从科室积极报名支援武汉的梯队人员中选出6名优秀护士,其中包括党员2人,由心血管外科ICU护士长、中共党员崔丹亲自带队加入到我院第三批支援武汉医疗队伍中。她们都是科室的业务骨干,均具有10年以上临床急危重患者监护工作经历,技术娴熟,经验丰富,掌握着丰富的ECMO、IABP、CRRT等生命支持技术。
如今她们已投入到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新冠肺炎患者护理工作中,其中崔丹护士长承担了第三批支援武汉医疗队防护技术培训及宣传工作,参与100名护士工作分组、协调工作,并成为第四护理组组长;另外5人分别担任小组组长,带领小组组员管理重患及危重患者。她们有信心,有能力充分发挥心外监护病房护士擅于分辨患者病情变化、熟练操作大型辅助治疗设备的优势,带领组员一起守护好那里每一位患者。我支部支援武汉的队员中没有入党的4名护士在阻击战一线,深受身边党员干部的鼓舞,深刻明白责任在肩,她们毅然向党组织递交了“火线入党申请书”,等待组织批准她们成为共产党员。
三、坚守岗位铸忠诚,尽职尽责勇担当
疫情面前,大家自觉取消休假,全力以赴对应突如其来的疫情,建立了医护人员梯队,弹性安排人力资源,响应吉林大学对研究生管理规定的文件精神,科室值班全部由党员干部及在职医生承担。由于春节期间往往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期,学科带头人柳克祥教授带领的心血管外科团队克服了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集中医疗力量,同时在麻醉科、手术室等兄弟科室的大力配合下,在全力迎战疫情的同时确保了医疗工作有序开展。2020年春节至今,科室接到急诊28例,其中有6例因急性主动脉夹层破裂和腹主动脉瘤破裂离世,没有给我们救治的机会;有22例经过急诊手术均得到了有效救治,均为急性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破裂、重症冠心病、重症感染性心内膜炎以及心脏肿瘤患者,在关键时刻用积极作为挽救了急危重患者的生命。
这期间,由于柳克祥教授和朱志成教授从外省回来正处于隔离期,但人命关天,时不我待,为了抢救患者生命,在请示我院感染控制办公室后,柳克祥教授和朱志成教授需穿隔离服进行手术。隔离服密不透风,N95口罩使人透不过气,区区2个小时的手术,他们已是汗流浃背,手术完隔离服里面的衣服已经全部湿透。那一刻他们想到的不是自己有多辛苦,有多累,而首先想到了奋战在前线的同事们,柳克祥教授表示:“他们是奋战在前方的勇士,为武汉人民、为全中国人民尽心尽力;我们定在后方守护好家乡,尽心尽责,让我们共同努力,不辱使命。”隔离服下的手术这件事受到了大家广泛关注,被多家新闻媒体报道。
四、积极宣传多引导,落实保障护后方
疫情发生以来,支部在宣传疾病科普、防护知识和支援武汉医疗队队员感人事迹、弘扬党员干部及群众正能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相关文章、视频在微信朋友圈一经发送便受到大家关注,并得到积极转发。同时,支部还积极联系社会爱心人士,为我院捐赠口罩,以缓解口罩短缺的压力。
为了缓解驰援武汉队员在一线的紧张情绪,支部建立了心血管外科支援武汉小分队微信群,大家每天在群里互相沟通,交流经验,分享趣事,彼此加油鼓劲。同时为了解除一线队员的后顾之忧,支部党员干部采取一对一帮扶的形式,即一名党员干部负责帮扶一名援鄂队员的家庭,建立了心外科支援武汉家属微信群,定期与一线战士的家属们联系,帮忙解决家属困难。在得知科室驰援武汉队员陈余即将过生日后,全科人员提前自发的为她录制了祝福视频,在武汉的队友为她准备了鸡蛋、蛋糕和手绘生日卡片,为她过了一个温馨而又特别的生日。
为了保障一线队员的生活补给,在驰援武汉出发前王天策副主任、李丹副主任、支部书记郑晓梅护士长亲自带领科室党员和部分群众,所有人分成小组,分头行动,为队员们采购防护用品、生活用品、药品、食品、服装等。2月8日,支部书记郑晓梅护士长再次带领科室人员为一线队员采购了必需物资;有的党员还积极动员家人一起帮忙协调、采购。得知我院将往武汉运送物资的消息后,科室将已准备好的物资送到车上,这些物资已被送到疫区一线人员手中。
生命至上,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抗击战场上,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外科党支部全体党员干部及医护人员团结一起,坚守临床一线,以积极饱满的工作态度、秉持必胜的信念投入到疫情防控的战场中。相信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在院党委的指挥下,定能取得这场防疫战的最终胜利!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