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春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势汹汹。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牢记宗旨、勇挑重担,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贡献;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明确了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总目标。
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时,我院肿瘤血液科党支部积极响应国家、省里及院里的号召,选派优秀骨干人员支援武汉,坚决做好科室日常工作及疫情防控工作,严格执行“防疫”法律法规及相关防治标准,在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完成一线人员调配和科室的日常工作。
疫情就是命令,三级联动协同响应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吉林省卫生健康系统也积极响应,发出号召:全体党员亮身份、担使命!让党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高高飘扬!我院党委书记赵伟同志在医院党支部群中说:“党组织的作用就是号召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在困难面前形成战斗堡垒!”肿瘤血液科积极响应号召,落实国家和医院的各项要求,组织观看医院感染部门的培训视频、学习国家卫健委印发的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等。形成了省、医院、科室的三级联动协同响应,确保“若有战,召必应,战必胜”,开启抗击疫情绿色通道。
时间就是生命,战斗堡垒迅速形成
建立梯队 积极响应 继我院第一批支援武汉医疗队到达武汉之后,我院党委发出倡议,将组建第二批支援武汉医疗队。1月28日,在科主任李亚荣和党支部书记郭东瑞的带领下,科室迅速建立医疗防疫应急梯队,全科共有在职医生18人,报名18人,李亚荣主任作为一名党员,强烈要求第一个报名参加;建立护理应急梯队,总计30人,除孕产妇外全员参加。此次疫情中请战人数(含口头表态)57人,其中医生20人(包含返聘2人),护士32人,其他5人。在57人中,在职党员8人,积极分子2人。
郝书弘医生和曲荣锋医生到我院发热门诊参与值班。赵岩和任立参到隔离病房工作。先后有14名医护参加支援武汉医疗队的培训,其中医生4人,护士10人,包含党员1人,积极分子1人。
青年骨干 一线出征 2月6日晚,我院第三批支援武汉医疗队组建,计划由肿瘤血液科派出12名护理人员,支部书记本人要求参加,经院领导同意后报名,并做好2月7日出发的准备。名单经护理部审核后只抽调了两名年轻护士,这两名护士是科室的业务骨干,曾外派学习骨髓移植病房建设和病人护理,2月7日,她们随医疗队出征武汉。
出发当天清晨,肿瘤血液科党支部的党员干部及部分群众早早来到了医院,列出备品清单,采购物资、药品及服装。所有人分头行动,给即将出征的两名白衣战士加油鼓劲。
积极宣传 坚守后方 疫情发生后,支部通过微信,在线宣传前线医疗队战友的感人事迹、疾病科普知识,在弘扬党员干部及群众正能量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缓解驰援武汉的战友们在一线的紧张情绪,护士长和支部书记还与前线战士经常互相沟通、交流经验、加油鼓劲。同时还为一线战友邮寄酸奶等食品,让她们感到了来自后方的温暖。党员干部定期与一线战友的家属联系,帮助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解除战友们的后顾之忧。
防控就是责任,强化安全工作
所有外出返长需要居家隔离的医务人员均按照医院要求居家隔离,解除后方可上班;严格筛查入院患者,排除新冠肺炎后方可入院;除监测病人外,每日监测医护人员、工作人员及家属的体温。守好科室大门。每天安排专人负责值守,所有入科的人员要填写调查表、测体温,杜绝隐患。科室在院病人安排独立病房,所有人员要求戴口罩。身为共产党员,科室主任的李亚荣和护士长,为科室工作人员筹备了护目镜和防护服,让医护感受到了满满的爱。
习近平主席在最近的讲话中提出:“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肿瘤血液科党支部将认真落实党中央和院党委的各项工作部署,发挥医务人员治病救人的天职,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坚定地完成院里交给的各项防疫任务,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