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白求恩精神、构建临床思维、树立医者情怀,带领学生近距离接触临床实际工作,建立对医疗工作体系的基本认识,学院教学部于8月21日至8月26日在亚泰院区组织开展了本科生早期接触临床系列活动,全体2021级、2022级本科生参加了系列活动,吴敏飞副院长出席会议。此外,活动特邀研究生与培训教育部主任陈野、医务部主任丁雅明、关节外科副主任韩青与38个科室教学主任向同学们展示了白求恩第二临床医学院的医疗、教学以及科研工作。
8月21-22日,早期接触临床活动在集中介绍与科室介绍讲座中拉开帷幕。吴敏飞副院长首先以问答的形式点明早期接触临床课程的目的所在,并从流程、历史与预习三个方面帮助同学们理解临床工作内容。随后,他带领全体参会同学庄严宣誓中国医学生誓言,再一次强调了医学生的使命与担当。
陈野主任向同学们展示了吉大二院的基本构成、科研成果与招生就业等基本情况,并总结了二院的优势所在。同时他强调医学是光荣而神圣的职业,希望同学们能秉承初心,砥砺前行。
丁雅明主任以“从敬佑生命开始”为题,向同学们介绍了二院的诊疗模式与学科建设,通过对医患沟通技巧、医疗质量安全18项制度等知识的讲解,向同学们提出了作为合格医者的要求。
韩青副主任以自身经历为例,为同学们提供了临床科研的建议。他指出,不能为了科研而“科研”,要做真正对临床有价值的科研。对于初入科研大门的本科生,韩青老师给出了从选题、技术、文献、写作到投稿全流程的详细建议,令同学们受益匪浅。
集中介绍过后,来自38个科室的教学主任、教师代表依次对本学科进行分享、介绍。内容涵盖学科整体情况、师资力量、就业形势、建设成果等多个方面,鲜明展现了学科特色,为学生明晰未来职业道路提供了参考。
8月23日至26日期间,学院将学生划分成小组,按照轮转计划到各个科室进行临床观摩学习。在各科室有序安排下,学生有机会接触临床一线,跟随带教老师学习导诊、门诊、查房、治疗等一系列工作流程,观摩大型机器设备工作状态,了解不同科室工作环境,有利于学生临床思维的构建。每日早接活动结束后,学生以日志的形式书写下当日所见所感,将珍贵的临床体验记录呈现出来。
早期接触临床课程的建设,是师生交流互动的有效模式,能够促使学生尽早建立对临床工作的清晰认知,明确自身职业规划。未来,学院将进一步依托学院优势教学与医疗资源,多措并举探索多样的学习活动,进一步助力学生夯实基础知识,构建临床思维框架,激发科研热情,鼓励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符合新时代医疗卫生领域需要的优秀综合性人才。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