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提升学院育人质量,全面推进和深化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更好实现培养高素质白求恩式卓越医学人才目标,1月9日,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临床医学院本科生学业导师大会在我院亚泰院区门诊五楼学术报告厅召开。学院党委书记柳克祥、院长秦彦国、副院长殷艳玲、王旻、吴敏飞参加会议。全体教研室主任、学业导师、班主任及教学部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吴敏飞主持。
柳克祥指出,学业导师制度是由我院率先发起,并积极在全校进行推广的一项重要的育人制度。通过为新生配备学业导师,不但能够让学生尽早融入大学生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明确职业方向,更重要的是学业导师能够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他希望学业导师能够与班主任、教研室主任积极联动,及早发现学生在学习习惯、道德品质、思想状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学业导师”变成真正的“人生成长导师”,成为学生学业道路上的引路人,共同托举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
秦彦国对教学部开展学业导师相关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指出,学院一直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学业导师制度是学院践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充分体现,学院关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未来发展。学业导师制度的落实,有赖于每一位导师的积极投入和潜心指导。他希望,举全院之力,做到“个性育人,合力育人,创新育人,全程育人”。他相信,在学院领导的带领下,在学院导师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打造二院品牌导师团队,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
吴敏飞强调,学业导师制是在柳克祥书记和秦彦国院长的带领下,开展思政育人的一项重要工作举措。几年来,通过学业导师对学生思想引领及悉心指导,使学生在学业成绩不断提高的同时,对学院的归属感、集体感与荣誉感明显增强,临床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他对各位导师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对学生们给予学业引导,助力学生们在学习、生活、思想以及科研等各方面的正向成长表示衷心感谢。
会上,教学部主任包洪岩就学业导师工作进展和成效、学业导师考核指标与考核结果,以及新一轮学业导师配备工作流程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总结和解读,并阐述了新学期的工作重点。
我院于2021年开始推行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目前共有学业导师95名,均由博士生导师担任。此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学院学业导师制度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形成了一定的人才培养特色和模式,下一步学院还将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聚焦人才培养质量,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努力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白求恩式卓越医学人才。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