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临床医学院教学部主办的CBBL-KG医学课堂示范教学系列活动(第六期)在亚泰院区智慧医学中心顺利开展。本期活动由外科教研室张研、姜晓曼师生团队,朱翠琳师生团队分别进行乳腺癌和主动脉夹层教学案例汇报展示。教学部副主任黄萨以及CBBL-KG团队教师、2019级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专业学生参加活动。
教学活动开始前,黄萨副主任对前五期活动进行了总结,感谢各师生团队的辛苦努力。他表示,本项教学活动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所有的参与者都收获了宝贵的经历,拓宽了医学视野,探索了新的讲课方式。同时,他希望各位老师、同学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今后会继续开展相关活动,扩展活动内容、教学对象,为更多老师、学生提供学习机会。
活动中,张研、姜晓曼老师带领王思博、张嘉轩、高强三位同学进行了关于“三阴性乳腺癌”的案例教学展示。课程是基于知识图谱,以翻转课堂的模式,将三阴性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及机制等教学内容很好的展示出来,培养了学生临床思维和创新性意识。最后姜晓曼老师在总结中强调,医学经历了循证医学、精准医学时代,治疗方法的变迁体现了医生思考的过程,也表现出医生对患者真正的关切之心。
张研老师在总结中表示,课程内容较为全面、准备充分、语言流畅、层次清晰、思路明确,可以看出准备的认真、用心,希望今后继续努力。
朱翠琳老师带领周彬、谷昭暄、王若伊三位同学,进行了关于“主动脉夹层”的课程教学展示。课程基于知识图谱,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展示了主动脉夹层的诊疗过程,引导学生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提高临床诊疗能力,从而提升创新性思维。
朱翠琳老师对三位同学的讲课进行了总结,讲述了选择主动脉夹层病例的原因,希望以器官、疾病为出发点,全面深入了解该疾病,并总结了术式的发展及存在的弱点,希望为今后术式突破提供参考思路。
教学活动的最后,黄萨进行了总结,通过六期的教学活动,老师、学生都收获颇多。他同时建议了未来改进的方案,希望师生团队认真总结经验,发挥团队优势,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再上一个台阶,把这样一个创新教学模式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CBBL-KG医学课堂示范教学系列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六期。此种创新教学模式是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教学部以及CBBL-KG师生团队共同努力下得以顺利实施的。课程的建设经过了知识图谱库的建设、教学模式的确立、案例的选择等几个阶段。该项教学改革实践,是我院为全面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教学改革举措。未来,我院将在新医科的背景下,持续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各项教学改革方案的有效实施,为培养仁心仁术的医学人才而继续探索和实践。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