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2024级新生建立临床科研思维,激发科研兴趣,拓宽医学视野,白求恩第二临床医学院于9月29日在中心校区李四光楼212教室开展了第二十一期诺贝尔医学“讲”翻转课堂活动。
本期翻转课堂由2021级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专业本科生杨卓,2024级白求恩试验班本科生王瑜蕾、张永笑开展题为《“沉默的杀手”——丙型肝炎病毒》的汇报,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医师盛基尧担任指导组长,肝胆胰内科及介入科主任医师杨岚岚、研究中心副教授李广泉、骨科主治医师郭德明担任指导教师,第三期翻转课堂汇报组学生康馨心、第八期翻转课堂汇报组学生曹琛担任朋辈指导,活动由学生工作办公室辅导员于奥博主持。
翻转课堂上,王瑜蕾概括了丙型肝炎的研究历程。从最初丙型肝炎的发现,到后来丙型肝炎的深入研究,同时类比了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介绍了其根据研究顺序进行命名的规则。杨卓同学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丙肝病毒基因组的发现历程及分型进行了详细讲解,从丙肝病毒部分RNA序列的确认,到丙肝病毒异质性的发现,再到后来莱斯揭开了HCV的复制之谜,进而阐明了这种病毒的致病机制。张永笑同学则从丙肝的治疗角度作了介绍。由于丙肝病毒较高的变异度以及宿主的免疫压力,目前尚没有丙肝疫苗,常用的药物是DAAS、派罗欣和利巴韦林,而由于临床上某些病人存在严重的基础疾病以及并发症,丙肝的用药也有很多限制之处。
汇报结束后,指导组老师对汇报组同学的精彩表现高度认可。杨岚岚用“惊讶”一词盛赞了同学们精彩汇报,并就汇报的题目“沉默的杀手”从临床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丙肝患者通常是慢性,进展性的。她为同学们科普了历史上传染病领域获诺贝尔奖的优秀案例,并从目前治疗药物角度对同学们的汇报提出了建议。
李广泉从基础医学角度指出了莱斯实验设计的巧妙,并将当时的乙肝病毒测序时间与当下的新冠病毒做对比,指出了现代高通量及大数据比对基因测序技术的先进与高效。他还对当下没有丙肝疫苗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即可以通过设计多价丙肝抗体避免丙肝病毒变异度高的问题。
郭德明则对三个人的讲解进行了总结,称赞杨卓同学内容讲解的逻辑性与深度,同时也从翻转课堂设置初衷的角度倡导同学们在探索诺贝尔奖的过程中学会自主整理文献及前沿知识,培养自主思考与探索的能力与思维。
本期朋辈指导也给予了各自的意见,曹琛表达了对学生们展示内容质量优良的充分肯定,基于莱斯的初衷并结合自己的认识指出“科研来源于临床”的重要性。康馨心也称赞汇报组同学机制讲解的深入透彻,同时鼓励在场的新生们积极参与此类活动,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卓越。
本次翻转课堂深入到新生之中,不仅激发了新生们对于学习与科研的兴趣和热情,也提升了他们自主学习、团队合作、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的能力,营造了学院师生潜精研思、开拓创新的学术氛围。通过深入探索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的研究成果和贡献,学生们不仅增进了对医学前沿领域的认识和了解,也对未来的科研方向有了更明确的认知。学院也将继续营造主动学习、思考、开放、共享的学风,着力培养新时代卓越医学人才核心竞争力。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