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虽然即将落幕,但围绕医改和公立医院改革的话题仍受到代表委员们极高的关注,昨日,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赵吉光。
药品、耗材、检查费用过高
记者:前天下午,陈竺部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再三强调一句话:“医疗卫生事业没有‘烧钱’。”您怎样看待部长的这句话?公立医院改革的路好走吗?
赵吉光:虽然方案很好,但我感觉,公立医院改革的路很艰难,而且可能还会有曲折,因为公立医院改革绝不是公立医院本身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事情,仅仅靠卫生部牵头来解决是比较困难的。
另外,百姓看病贵的三个重点问题,医院和卫生部也是很难解决的。比如药品价格偏离价值、耗材价值高得惊人、大型设备检查费用过高,这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
医务人员价值未被认可
记者:还需要做什么?
赵吉光:现在公立医院的收费是国家制定的,但有很多偏离的地方,比如现在的床位,一天才20块钱,住一个招待所还得多少钱呢?做一个手术要几个人,助手、麻醉师、巡视护士、医生,几个人做一台手术费用很低。还有护士的服务费用,护士给病人洗头洗脚剪指甲,她收费了吗?
医生的劳动价值也同样受到社会的认可,并给予相应的报酬。这样,公立医院在三大价格下降的同时,又提高了医疗人员服务的收费,两者综合起来,使医疗运行成本极大降低,让利于患者,这样一来,公立医院会有很大进步。
集中招标不是降药价最好办法
记者:药品价格如何降下来?
赵吉光:目前采取的集中招标方式,来解决药品价格的问题,它可以最大限度降低药品的价格,但我认为这不是最好的办法,也不能最终解决问题。理由是,现在的招标是有成本的,招标面对的医院是不同的,比如有公立医院有民营医院,民营医院可以不参加招标,民营医院去市场买药绝对不会要回扣,它会通过对自己医院内部的运营和经营管理,特别是绩效管理来提高效益,所以在民营医院,药品价格肯定是低的。在这一点上,公立医院的药品价格相对较高一些。
第二,药厂也好药商也好,得通过医院将药卖给患者才能实现利益,所以,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必然会出现不正之风,给医生回扣,刺激医生多开药。这种做法尽管不合理不合法,但客观存在,国内外都存在。公立医院的药品价格会比民营医院的高,所以,通过招标来降低药品的最终价格,不现实。
我的意见是,应当从源头上来解决药品以及耗材,即政府要监管价格的合理性,一个商品的价格是由生产这个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如果它上市时加大对价格的监管,就没有虚高定价那部分了,取消了它,到医院自然就低下来了。
另外,医生一般在选择药物时,在能治病的前提下,哪个有回扣他开哪个。这种现象主要存在于公立医院。如果没有药品回扣,医生就会根据药品治疗疾病的效果和疗效来选择,这时,医生的思想定位,追求的是给病人治好病,而不是逐利了。
(转自2010年3月13日 《新文化报》 第03版 两会报道)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