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不仅仅是个医术高超的医生,他还特别关心伤员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在一个寒冬腊月,战场上的温度低得吓人。白求恩所在的医疗站,取暖设备非常简陋,只有几个小火炉,而且煤炭也不多了。有很多伤员因为寒冷,伤口愈合得特别慢,有的甚至出现了新的冻伤。白求恩看着这些伤员,心急如焚。他决定自己去想办法改善这个取暖的问题。
他在医疗站周围到处查看,发现有一些废旧的木材。白求恩就想,能不能用这些木材来做个更好的取暖设备呢?于是,白求恩就和师傅们一起动手,一不小心,划破了手指,但仍坚持和大家一起工作。
他们用这些木材搭了一个简易的暖棚。在暖棚里,白求恩又找了一些旧棉被盖在伤员身上,还把小火炉集中在暖棚里。
有个伤员在暖棚里暖和过来后,对白求恩说:“大夫,您可真厉害,这一下子就暖和多了。”白求恩笑着说:“只要你们能快点好起来,这都不算什么。”
80多年后的今天,医疗环境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关乎患者、医护人员福祉的民生工程,依旧被吉大二院领导班子视为首要任务。
无论在严冬还是初春,后勤保障一线始终坚守岗位,默默奉献。保障供暖、污水处理以及供氧系统的有序运行。他们不畏严寒,不惧艰苦,确保每一栋建筑温暖如春,让每一位患者、医护人员都能享受到舒适的生活环境。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白求恩精神中的无私、敬业和关爱,成为了医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医院不仅是一个治疗疾病的地方,更是一个充满温暖和希望的家园。
秦彦国书记强调,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是关乎民生的大事,必须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提升环境保护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为患者和职工营造一个安全、清洁、舒适的就医和工作环境。
王海峰院长也多次强调,他们的付出,是医院医学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供暖、供水、供氧等保障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职工的舒适度,务必严格管理,确保高质量运行。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