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我来帮您打印吧。”在吉大二院亚泰院区的门诊楼内,志愿者于梦溪微笑着走向一位正在自助挂号机前手足无措的老人。
“这机器我真是不会用,孩子也不在身边,真是麻烦你了。”老人有些难为情。
“谢谢你,姑娘,你真是好心人。”老人拍了拍她的胳膊,眼里满是感激。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吉大二院的门诊楼内上演。一群身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在门诊楼为前来看病的患者提供帮助。他们用耐心和微笑,温暖了无数前来就诊的患者,尤其是那些老年人和不熟悉自助设备的患者。
于梦溪:志愿者中的“暖心姐”
在这群志愿者中,于梦溪是大家心中的“暖心姐”,她用自己的亲和力和耐心成为了患者们的“贴心人”。无论是帮助患者打印化验单,还是推着轮椅将老年患者送到电梯口,于梦溪总是跑前跑后,尽心尽力。
“其实我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微不足道,就是一些举手之劳,”于梦溪谦虚地说道,“但在患者看来,这些小事却帮了他们的大忙。”
患者的感动:小善大爱,温暖无处不在
对于患者来说,志愿者的帮助不仅仅是解决了实际问题,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78岁的张阿姨动情地说:“我们老两口子岁数都大了,腿脚也不咋利索,那个穿红马甲的帮我们挂号了,还把我们送到电梯口,告诉我们做CT应该怎么走,真是太感谢他们了。”他们的善举在患者眼中如同雪中送炭。
志愿者心声:小善汇聚成大爱
志愿者们纷纷表示,通过为患者提供帮助,他们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更深刻体会到助人为乐的快乐与成就感。
“在医院服务的这段时间,我深刻体会到了‘勿以善小而不为’的意义,”于梦溪说,“有太多的人需要帮助了,我们的一个举手之劳,对来看病的人来说都是大事。能帮助他们,我感觉很有成就感。”她还特别提到,通过这段时间的志愿服务,更加理解了医护人员的辛苦。“很多时候不是态度不好,而是繁杂的环境让人心烦意乱,”她说道,“理解那些因为说话声音太小或者是没有微笑服务的医务人员的实际难处。我们志愿者能做得不多,但至少可以为他们分担一些压力。”
志愿者服务是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吉大二院,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内涵。他们的服务或许微不足道,但却在患者心中种下了温暖的种子。医院未来将继续深化志愿者服务,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同时,医院也欢迎更多有爱心、有责任感的市民加入志愿者队伍,共同为患者提供帮助。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