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日,受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委托,由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和国家眼部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共同主办,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承办的“主要致盲性眼底病筛查和转诊相关研究吉林省启动会”在吉大二院隆重召开。该研究项目旨在贯彻国家卫健委推进眼底病早期筛查和早期诊断的战略规划,建立吉林省的眼底病标准化筛查与转诊合作网络,并为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和依据。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潘振祥,眼科中心主任苏冠方,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堃、李姝博士,项目运行办公室主任李宏,吉林省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吉大二院眼科中心眼底病科主任吴宏等专家以及省内主要参与单位代表参会。启动会由吉林省防盲技术指导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吉大二院门诊部主任李富强主持。
战略启航 共筑健康防线
潘振祥在致辞中代表院党委书记秦彦国、院长王海峰及全体教职员工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潘振祥表示,作为国家级项目遴选的13个省级牵头单位之一,吉大二院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医院将不负重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各方通力合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为降低眼底疾病的致盲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作出积极贡献。
苏冠方教授详细阐述了吉林省各筛查地区的眼科基础设施状况,并强调将利用此次项目作为契机,探索出一套具有吉林特色的标准化服务模式,构建高效优质的筛查策略,以进一步推动眼底疾病诊疗的关口前。
应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许迅教授的委托,刘堃教授全面介绍了项目的背景。刘堃指出,致盲性眼底病是导致视力丧失的关键因素之一,特别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等疾病,对患者的视觉健康和生活质量构成了严重威胁。遗憾的是,由于筛查和诊疗体系尚不健全,许多患者未能及时接受治疗,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该项目以“早筛早诊”为宗旨,计划在“十五五”期间超额完成对千万眼底病患者的筛查,并建立一个完善的远程会诊与AI眼底照相及OCT相结合的“云诊断”模式,致力于将致盲性眼底病的早筛早诊标准化服务纳入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潘振祥、苏冠方、刘堃、吴宏和李富强共同启动“吉林省主要致盲性眼底病筛查和转诊协作网”,标志着这一重大国家级研究项目在吉林省正式落地。
创新机制 探索实施路径
会上,李姝博士详细解读了项目实施方案,包括基线调研方法、筛查技术标准及转诊流程规范。
李宏重点介绍了治疗随访机制与培训认证体系,强调将建立省级专家库和标准化培训平台。
在落地方案研讨环节,吉大二院眼科中心眼底病科吴宏主任,吉林省人民医院眼科主任王丹,北华大学附属医院眼科主任冷瀛,白城中心医院副院长、眼科中心李晓东主任,长春市绿园区普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李湘浩和吉林市丰满区石井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章宏就项目的具体实施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讨论内容涵盖了转诊机制的具体模式,对筛查工作的劳动强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由地区级医院组建工作团队与社区服务中心进行联动的建议。此外,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负责人也表示将全力配合筛查工作,努力克服基层眼科资源不足的挑战,确保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既定任务。
此次启动会议的成功召开,为吉林省在主要致盲性眼底病筛查和转诊方面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项目组计划通过构建标准化流程、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以及创新服务模式,有效降低致盲性眼底病的发生率,为全国眼健康事业的发展贡献“吉林智慧”。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