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胃肠内科及消化内镜中心魏丽娟副主任团队,成功完成了2例肝病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内镜下组织胶、硬化剂注射治疗及内镜下套扎治疗,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带来福音。。
两名患者均为肝病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非常凶险的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生命。魏丽娟副主任为两位患者均进行了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组织胶、硬化剂注射治疗,同时对食管静脉曲张进行了内镜下套扎治疗,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及相关并发症,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组织胶、硬化剂注射治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内镜下治疗方法,完善了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治疗方法,将会为更多的患者提供精准、高效的治疗。
胃底静脉曲张作为一种潜在的生命威胁,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胃底静脉曲张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它为何如此危险?又该如何有效治疗呢?
一、胃底静脉曲张:藏在胃里的“定时炸弹”
人的胃底部有一层薄弱的黏膜,当肝脏出现严重问题(如肝硬化、肝炎等),会导致门静脉压力升高,原本流经肝脏的血液被迫“绕道”,淤积在胃底的血管里,久而久之,这些血管就像被吹胀的气球一样变薄、扭曲、凸起,形成“胃底静脉曲张”。
二、为什么说它危险?
胃底静脉曲张本身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它就像一个“隐形炸弹”:胃每天都在蠕动、消化食物,粗糙的食物或胃酸可能划伤血管;
咳嗽、呕吐、用力排便时,腹腔压力突然升高,也可能撑破血管。一旦破裂,会引发大量呕血或便血,短时间内可能导致休克甚至死亡,是肝硬化患者最凶险的并发症之一。
三、内镜下治疗:精准“排爆”的微创技术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医生可以通过胃镜进行 “内镜下组织胶+硬化剂注射治疗”,就像给血管“打补丁”:
组织胶注射:用一种快速凝固的“生物胶水”,直接封堵曲张的血管,阻止血液渗漏;
硬化剂注射:向血管内注入药物,使血管内壁粘连、闭合,减少血流淤积。
对于同时存在的食管静脉曲张,还可以通过套扎治疗(用橡皮圈扎住曲张血管,使其缺血闭合),一次手术解决多个问题。
这种治疗全程在胃镜下进行,无需开刀,创伤小、恢复快,术后患者通常几天就能正常进食,大大降低了出血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
四、哪些人需要警惕?这些信号别忽视!
如果你有慢性肝病(如乙肝、丙肝、酒精性肝病)、肝硬化病史,或已经被诊断为食管静脉曲张,一定要定期做胃镜检查,排查胃底是否存在静脉曲张。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可能是出血前兆或已经出血,务必立即就医:
反复上腹痛、腹胀、恶心;
呕出鲜血或咖啡渣样物质;
黑便(像柏油一样发亮的大便);
头晕、乏力、面色苍白(提示贫血或休克)。
五、早发现、早治疗,守护生命“通道”
随着内镜技术的普及和成熟,越来越多的患者可以通过微创治疗远离出血风险。尤其是对于肝硬化患者,规范的内镜治疗不仅能挽救生命,还能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
记住:肝脏健康是关键! 预防胃底静脉曲张,首先要控制肝病发展,定期体检、戒酒、避免滥用伤肝药物,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到专科医生处评估治疗方案。
专家简介
魏丽娟,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胃肠内科及消化内镜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共党员。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大数据协作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ESD学组委员;
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吉林省医学会第三届消化内镜专科分会委员;
长春市医学会第十三届理事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长春市医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叙事医学专科委员会委员;
吉林省健康管理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暨消化内镜医联盟委员;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培训部特邀专家;
吉林省实验动物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
擅长内镜下高精尖技术的操作,尤其对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胃肠间质瘤内镜下挖除术(ESE)、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R)、经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 、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及超声内镜相关介入治疗等技术有较深的造诣,并成功完成省内首例经胃内镜下保胆取石术(NOTES),填补了省内这一技术领域的空白。
胃肠内科及消化内镜中心预约电话:
0431-81158183; 0431-81158140.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