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最漫长的“捉迷藏”游戏能持续多久?对于48岁的倪先生而言,这场“游戏”竟横跨了47个春秋。
近日,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甲状腺外科体表肿物门诊,王森医生成功从他体内取出一枚“安家”近半个世纪的缝衣针,为这场跨越时光的 “隐秘较量” 画上了句点。
3.5cm钢针悄然“潜伏”47年
故事要从倪先生1岁那年说起。当时,一枚3.5厘米长的缝衣针意外刺入他的左侧臀部。由于钢针位置过深,年幼的倪先生并未出现明显不适症状,这根针就此悄然 “潜伏” 下来。此后,倪先生和家人虽多次尝试寻找,但受限于当时的医疗条件,钢针如同狡黠的“隐形客”,始终难以被精确定位。加之取出风险未知,这根针便与倪先生相伴,从青葱岁月走到鬓染霜雪。
直到5天前,一阵突发的刺痛打破了这份诡异的平静。在吉大二院门诊的X光检查下,这根“藏猫猫”47年的缝衣针终于“现形”——它已断裂成两截!更令人揪心的是,断裂的钢针会随着肌肉活动随时“溜达”移位,如同埋在体内的“不定时炸弹”,一旦刺破重要血管或脏器,后果不堪设想。
甲状腺外科体表肿物门诊的王森医生接过了“寻针”重任。面对这场艰难的“寻宝游戏”,王森医生化身“解谜高手”:术前利用彩超精准锁定钢针方位,术中借助X线实时追踪它的动向,仿佛拥有了一双“透视眼”。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经过近两小时“顺藤摸瓜”般的细致操作,两截深藏在组织深处的“历史遗留物”终于被完整取出。
“从青丝到白发,没想到还能等到这一天!”术后苏醒的倪先生眼含热泪,言语间满是劫后余生的庆幸。这根陪伴他几乎整个生命历程的钢针,承载的不仅是47年的健康隐患,更是医患之间最终得以圆满的信任与托付。主刀医生王森感慨道:“医疗的难点往往不在于技术本身有多高深,而在于如何在复杂的病情中精准定位、化险为夷。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定当全力以赴,为患者驱散病痛阴霾。”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甲状腺外科开设的体表肿物门诊,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专注于各类体表及皮下浅表肿物的外科诊治、体表感染性疾病的外科处理以及切口护理等问题。无论是深藏体内的“隐形异物”,还是棘手的体表疾病,专业的医疗团队都将用细致与匠心,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