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医联体架构赋能|吉大二院2025下沉“最后一公里”巡诊交出基层医疗 “满意答卷”
  • 发布时间:2025-07-04
  • 点击数:
  • 作者:administrator

当七一的党旗高高飘扬,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的专家们背着巡诊包,将省级优质医疗资源化作和风细雨,洒向白城地区、松原社区、通榆沙土地与汪清山村……在吉大二院院党委“党建引领医疗惠民”的统筹部署下,吉大二院充分发挥医疗技术优势,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加强医联体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政策号召,以府院合作、城市医疗集团、专科联盟三位一体的医联体架构,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医疗资源下沉网络。如今,白城中心医院、松原市中心医院(松原市儿童医院)、汪清县人民医院、通榆县第一医院作为吉大二院“府院合作医院”,已形成“技术共享、人才共育、患者共诊”的联动机制,实现了医疗服务的无缝对接与协同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省级优质医疗资源带来的便利。

 

柳河山村的巡诊包:

当三甲医院专家走进村卫生室


6月24日,柳河县向阳镇卫生院的药房里,吉大二院药学部专家刘一鸣正站在药架前分类药品。“这种降压药不能受潮、儿童退烧药要按体重折算剂量……”边说边在药盒上贴便签,并叮嘱当地村医。隔壁诊疗室,眼科专家吴帅为一位少年检查视力:“孩子近视加深了,但角膜情况挺好,需要及时佩戴眼镜。”泌尿外科专家张逸、放射线专家陈秀英正协助当地医生调试便携设备,准备为前来义诊的村民做检查。

图片 1.jpg

 

根据《2025基层巡诊方案》,这支由吉大二院南关医院副院长赵术涛带队的6人医疗队,4天内跑了7家卫生院,为700多位村民做检查。在安口镇中心卫生院,儿科医生周丹发现一名发育迟缓的幼儿,当即联系吉大二院儿科:“孩子情况符合早期干预标准,我马上把评估表发过去。”赵术涛一边发放免费药品,一边为大家普及健康知识:“我们背的不是巡诊包,是基层群众的健康期待。”

 

通榆乡道的巡诊车:

当三甲专家背着药箱走进村屯

6月25日清晨,“吉大二院医联体巡诊”面包车驶上通榆县瞻榆镇的沙土路。吉大二院联合通榆县第一医院组建的巡诊队成员,通榆县第一医院医务科杜旭东、吉大二院南关医院副院长杨茂光、神经外科专家张欲凯、全科医学专家刘佳、内分泌专家程妍逐一走访村民。

 

 

图片 7.png

图片 8.png

图片 9.png

图片 10.png

 

78岁的李大爷蜷缩在炕上,右膝肿胀如馒头,张欲凯蹲下身轻按老人关节:“大爷,这是典型的大骨节病,我带来了药物,能缓解疼痛。”四天里,团队在瞻榆镇、团结乡等7个乡镇完成800余例诊疗,多位复杂病例完成远程会诊。在双岗镇,心内科医生发现村民的心血管问题,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下周来医院,需要做进一步检查。”

杨茂光望着车内堆满的药箱:“这些药能帮不少乡亲解决病痛,咱们一定要指导当地医生规范诊疗,物尽其用。”一位村医感慨地说:“以前遇到复杂的病情,我们心里没底,只能让患者往大医院跑。现在有了吉大二院专家的指导,我们的信心更足了,也能更好地为乡亲们服务了。”

 

汪清县的手写药方:

当三甲医院为山乡健康赋能

6月26日,吉大二院汪清医院的挂职副院长赵卓,也是心血管内科的专家,他与心血管内科郭子源,神经内科张雷与汪清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徐玉玮、骨科主任金青松组成联合医疗队,到大兴沟镇中心卫生院开展义诊。“您这血压得按时吃药,天热时更要监测。”赵卓边记录数据边叮嘱村民。此次活动累计诊疗80余人次,发现重症患者后当场指导转诊。“在家门口就能让省城专家看病,省了好几百块车费。”一位大叔攥着药方感慨。张雷在义诊间隙为当地医生讲解:“脑卒中发作时,记住‘120’口诀——1看脸歪,2查胳膊抬不起来,0听说话是否清晰。发现问题及时送医急救。”

 

松原社区的听诊器:

当省级专家俯身为老人听诊

6月27日,松原临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里,72岁的张大爷攥着心电图报告发愁,血管外科主任医师耿力教授接过报告,俯身贴近老人胸口听诊:“大爷,平时爬楼别太急,心电图没问题,暂时不用手术。”脊柱外科专家张郡半蹲为残疾人调整矫形支具,运动医学专家刘晓宁手把手教老人做关节康复操,肝胆外科专家王禹用通俗比喻讲解胆结石防治。

这场由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等多专科参与的义诊中,专家们为100余位居民提供“检查+诊断+指导”一站式服务。“不用跑大医院就能看省级专家,还免费做检查!”一位刚做完彩超的大爷连连点赞。松原市中心医院(松原市儿童医院)专家也在现场配合宣教:“一个馒头相当于3份碳水,糖尿病患者吃饭要先吃菜再吃主食。”并帮助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同时叮嘱:“下个月我们还来,记得带好药盒。”

 

白城门诊的现场教学:

当省城专家将适宜技术扎根

6月28日清晨,白城中心医院门诊大厅里,来自白城地区及周边内蒙古的患者手持本地预约单等候。乳腺外科主任医师王丹俯身向一位阿姨展示手机里的微创手术康复照片:“您看这种情况不用大切口,一周就能出院。”肾病内科孙晶教授半蹲为行动不便的老人调整透析方案,眼科副主任医师戚卉轻扶患者额头检查视力,血管外科主任医师耿力逐页解读CT片。超声科主治医师张园园边操作仪器边带教:“注意这个血流信号,是判断斑块性质的关键。”核医学科主治医师石雪在影像报告上标注:“造影剂注射速度要控制在每秒3毫升。”把专家号源留在当地,不是简单派几个人出诊,而是要让技术扎根。6名专家团队当日完成80余例诊疗,多例复杂病例接入远程会诊系统。

 

 

南关区的科普课:

当体检报告变成健康指南

在长春市南关区,吉大二院以南关医院为核心构建城市医疗集团,形成"三甲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动体系。6月29日,在吉大二院南关医院出诊的吉大二院专家走进社区,为居民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科普讲座和健康义诊。“这张CT片上的小结节,就像皮肤上的小疙瘩,80%都是良性的。”吉大二院体检中心主任赵岩耐心讲解,台下刘阿姨攥着体检报告的手指渐渐放松。“医学人文不是口号,是让百姓听得懂、信得过。”赵岩表示。

讲座结束后,专家还为居民们免费检查,并针对每个人的情况给出了个性化的健康建议。一位大爷感激地说:“听了讲座,我对糖尿病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以后一定好好注意。”此次活动不仅提高了居民们的健康意识,也让大家感受到了吉大二院专家们的关怀与专业。未来,吉大二院也将继续依托城市医疗集团合作机制,组织更多专家走进社区,开展类似的科普讲座和义诊活动,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百姓,为提升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贡献更多力量。




未来一周,医疗队还将走进通化地区,依托专科联盟单位开展义诊活动。

当技术种子在乡村土地生根,当健康理念在山村诊室萌芽,当医联体的纽带将城乡医疗资源编织成网,吉大二院府院结合的实践正一步步为基层医疗注入新活力,为百姓健康撑起坚实的保护伞。这不仅是医疗资源的下沉,更是社会责任的彰显,是对“健康中国”战略的积极响应。外联部主任李博表示,2022年至今,吉大二院累计派遣各类专家763人次赴医联体单位出诊,长期派驻专家48人次。依托优势专科及省级质控中心,开展大型标准化诊疗巡讲40余次、大型义诊30余次,惠及患者4万余人次,培训基层医护人员3500余人次。未来,巡诊队将继续扩大服务范围,在公益之路上砥砺前行,让更多基层群众享受到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把更多“带不走的技术”留在村卫生室,提高基层医疗队伍的整体素质,推动基层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书写出新时代医疗公益的动人篇章。

当每个俯身听诊的瞬间都闪耀着白求恩精神的光芒,当每次技术下沉都夯实着基层医疗的根基,吉大二院作为“国家队”的责任担当便有了最鲜活的注脚——那是比任何数据都更动人的“民生答卷”,是献给七一党徽最珍贵的“健康礼物”。


返回列表
  • 暂无资料
亚泰院区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亚泰大街4026号
预约电话:0431-81136555
用药咨询电话:0431-81138268
医保咨询电话:0431-81136122
正常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2:00-5:00。
周六、周日和节假日门诊正常开诊。
自强院区
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2:00-5:0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自强街218号
预约电话:0431-81136555
青年院区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青荫路708号
预约电话:0431-81136555
  • 官方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就诊指南 联系我们意见建议

Copyright  2023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吉ICP备05002610号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医创科技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