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心血管外科医生,肩负着“救死扶伤”的崇高使命,恪守着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宗旨,执行着让患者满意的准则,坚守着准确及时诊断的职业追求。作为一名党员,他始终不忘党的宗旨原则,严格要求自己,履行着一个党员的铮铮誓言。在平日里,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他身先士卒地作风感染了身边的同事,赢得了患者的好评。他,就是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吉林省大血管疾病诊疗中心主任、“吉林大学十大名医”柳克祥教授,曾获长春市"五·一"劳动奖章、吉林省创新人才、吉林省经济技术创新能手、吉林省优秀海外归国人才自主创新奖、吉林省卫生系统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优秀归国留学人员、优秀共产党员、“白求恩式”卫生医务工作者、医德标兵等多项荣誉。
放弃日本永居权,毅然回到祖国投身医疗事业
柳克祥1993年赴日本留学,2000年取得日本秋田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后,即被聘为日本文部科学省教官(日本国家公务员),日本秋田大学医学部心脏血管外科助理教授。作为一个外国人,能够在日本的临床谋取到工作职位是相当的困难,在他的努力下,成功的胜任了心脏血管外科助理教授的工作。在日本工作期间,自己主刀和参与各类心血管手术3000余例,同时在国际有影响的杂志上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取得多项科研成果,并且获得日本永久居住权,享受优厚的待遇和舒适的生活条件。但在他的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报效祖国是每个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当他认为无论在临床方面还是在科研方面都已经比较成熟的时候,毅然放弃了国外的优厚待遇,选择回国工作。在2004年10月,作为吉林大学引进的学科带头人、特聘教授,来到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工作。
十年磨一剑,组建优质医疗团队,打造龙头科室
心血管外科于2005年1月正式建立。科室建设初期,柳克祥主任克服科室医护人员少,病床少,设备不完善等一系列客观因素,尽管如此,他始终坚信,只要建立一个高水平的医疗团队,再大的困难都会被轻松攻克。他在临床工作中,对全科医护人员提出严格要求,坚持按医疗常规、原则办事,从不放过一点失误和疏漏。现在的心血管外科,已从原来的十几个医护人员扩大到如今的五十余人,从原来每年一百余例的手术例数增长到如今每年七百余例……他用事实证明了一切。通过他的不懈的努力,扭转了吉林省心血管外科领域的落后局面,使吉林省心血管外科的水平跨入国内先进水平行列,某些领域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十年后的今天,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外科已经成为吉林省心血管外科龙头科室。作为业内著名专家、吉林省大血管疾病诊疗中心主任,他一向以普及大血管疾病知识,提高我省大血管疾病诊疗水平为己任。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始终走在该领域诊疗及科研水平的最前沿。为了在全省各市州内普及大血管疾病的知识,提高医生对大血管疾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有效的规范和提高我省大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水平,他利用个人休息时间,组织其团队到全省各市州进行学术讲座,免费对各级医院医生进行培训。此举有力地推动了我省大血管疾病治疗的整体发展,也为推进我省医疗卫生事业的繁荣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手术例数创新高,多领域填补国内和省内空白
自归国以来,他成功完成各类心血管手术5000余例,手术成功率在98%以上,病种、病例几乎涉及全部心血管外科疾病,并在多个领域填补了国内和省内空白。成功完成首例本省医生主刀的心脏移植手术;率先在东北地区独立开展如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大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疗;在世界上率先将心血管外科领域难度最大、风险性最高的传统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手术的术式改良为升主动脉置换+主动脉弓內覆+带支架人工血管植入手术,此术式的改良,明显简化了手术的复杂程度,减少了术中出血,手术成功率在95%以上,位于国际领先水平,此手术方法于2011年至2014年多次在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年会及全国心血管外科医师年会上进行大会演讲,并于2012年受邀在日本心血管外科年会上做特邀演讲,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和好评;柳克祥发明的主动脉根部双层缝合法和三层缝合法治疗主动脉根部动脉瘤的手术方法分别在国际杂志Heart and Vessel和全国学会发表;在国内率先应用双极射频消融行改良迷宫Ⅲ手术治疗房颤,瓣膜置换术同时行外科双极射频消融改良Maze术治疗房颤,距在国际上最先开展此类手术的美国,时间差不到一年,现完成外科双极射频消融改良Maze术近500例,手术成功率及治愈率达到90%左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国内率先开展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搭桥加双极射频消融行改良迷宫Ⅲ手术治疗房颤;在吉林省内率先独立开展冠脉搭桥手术,98%以上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在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完成,减少了体外循环给病人带来的损伤;同时开展全动脉化冠脉搭桥手术、续贯式血管吻合搭桥手术、搭桥手术同时行心梗后室壁瘤切除成形手术、室间隔穿孔修补术、瓣膜置换/成形手术,左胸小切口微创搭桥等高难度手术;在东三省率先开展微创小切口胸腔镜辅助下心脏手术、微创小切口封堵手术,在省内率先采用了术中自体血液回收技术;成功完成了多例重症复合性心脏病的一次性彻底根治手术,并被中央电视台第10频道《科技之光》栏目做了专题报道。
妙手仁心,救治省内贫困先心病患儿
吉林省境内有着大量的先天性心脏病儿童,但有很多家庭因经济问题无法为自己的孩子提供治疗所需的费用,也使一些孩子因此成为弃婴,给家庭及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精神及经济负担。柳克祥教授得知这一情况后,本着弘扬慈善精神,泽被广大患者的原则,自2007年起,科室与吉林省民政厅、吉林省慈善总会、北京爱佑慈善基金会合作,对全省14周岁以下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且家庭贫困的城乡患儿实行慈善救助活动,成为吉林省慈善定点心脏病医院。接受救助的患儿,其家庭只需承担正常手术费用一小部分即可完成手术。但即使这样,对于贫困农村家庭来说,需承担几千至万元以上的治疗费,仍是一笔天文数字,也因此很多家庭放弃了给孩子手术的梦想。为了使更多贫困家庭中的患儿能够得到救治,科室又联合省内各地农合,于2011年正式启动了“农村参合儿童重大疾病免费救治活动”。截止到目前,已有得到免费或部分减免救助的患儿1000余名。活动的发起者柳克祥教授这样说:“一颗心,一个家庭,一笔资金,一台手术,可能带来无数的欢乐和幸福的泪水。我们挽救的不单是一个生命,更是一个家庭。作为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是我们的职责,贡献爱心、参与慈善事业是我们的义务。只要还有人需要我们帮助,我们就一刻也不会停下慈善的脚步,我们会更加努力,为我省的医疗与慈善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曾有一个9个月的小患者,在他不满6个月时因患肺炎入院,同时检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当时就诊的医院建议患儿的父母要尽快手术,否则会加重孩子的病情。然而为其治疗肺炎就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了一些外债,再无力承担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费用,就这样家里无奈的选择放弃治疗。然而,由于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孩子的生长发育及身体各部分机能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影响,孩子更是时常的感冒、发烧。就在患儿还不满9个月时,又一次因为肺炎入院,这一次医生告诉家长,孩子的病情有所加重,如果不马上手术的话恐怕会危及生命,可面对高昂的手术费用,让一家人犯了难。就在孩子父母要再一次决定放弃治疗时,当地的一位老乡建议他来找柳克祥主任,就这样患儿的家长抱着一丝希望来到了我院心血管外科。柳克祥主任在得知患儿家的实际困难后,一面安慰患儿家长不要为手术费担心,一面联系慈善机构为患儿申请救助,一面组织其团队成员为患儿进行会诊,确定最佳的手术方案。在柳克祥主任的多方努力下,通过科室减免,慈善机构救助等方式,为患儿进行了免费手术治疗,并且每天查看患儿的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在柳克祥主任及其团队的精心照料下,孩子逐渐康复了,在出院的当天,家长眼含热泪,万分感激地说:“是柳主任给了我孩子第二次生命,您是我们一家的恩人。”
对待患者用心、耐心、精心;对待同事热心、爱心、尽心
“以人为本、诚实守信”是他工作的准则。他不但医技精湛、而且医德高尚,待患者如亲人,视同事如兄弟,在广大患者心目中,是一位医技精湛、雷厉风行、和蔼可亲的好医生。他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对门诊病人耐心宣教,解答;对住院病人耐心解释病情,认真讨论、分析病例,尊重患者和家属的知情同意和选择的权利。从不收授患者红包、馈赠及礼品,也不接受吃请。他用真挚的话语、亲切的交谈,使患者及家属消除了对疾病及手术的恐惧,不但使患者们在身体上得到了康复,也在精神上得到了最大的安慰。
众所周知,心血管外科临床工作量极大,加班、没有休假、甚至一连工作几天都不能回家都是家常便饭。做为科室的带头人,更是忙上加忙、累上加累,可是柳克祥主任能够在繁忙的工作中体量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困难,同事生病了,他最先发现并提出替班;同事家中遇到了困难,他总是冲到最前面替他们排忧解难;媒体报道灾区,他积极带领同事们捐钱、捐物。工作中,他是一位技术、学术上的带头人,生活中他是一位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老大哥。
这就是他,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无惊人的壮举,也没有耀眼的光环,唯有一份执着,仅有一份追求,他以医者的妙手仁心挽救生命,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应对疑难疾病,以孜孜不倦的工作为生命传递力量。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