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吉大二院放疗科副主任贾晓晶教授
(王娜 报道)中国有句俚语:“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那么置身杏林之从医者,他们的最大满足感又是什么呢?其实莫过于看到患者满意的笑脸和对医生信赖的眼神。如今,给医生送红包,在一些人眼中,似乎是天经地义。患者和家属都认为,不送红包,医生就不会尽心医治,还认为送红包是两个人的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患者不说,别人也不会知道。这些社会现象使老百姓对医务工作者产生了很大的误区,可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医务工作者每天默默地奉献、勤勤恳恳的工作、对待患者尽心尽力。
就在前不久,我院放疗科副主任贾晓晶副教授收治了一位宫颈癌患者,该患者姓刘,因为对疾病的恐惧,怕医生不尽力,担心治疗效果,在入院后不久,刘女士来到了贾晓晶副主任的办公室,把准备好的5000元钱硬是塞给了她。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她知道拒收红包是医院的规定,但作为一名医生,她更懂得红包那沉甸甸的分量--它寄托着患者对医生的敬重和以生命相托的信任。为打消患者的顾虑,贾晓晶副主任暂时收下了红包,并于次日偷偷的将红包的5000元钱交给了护士长,让护士长存到了刘女士的住院费用中。刘女士得知后非常惊讶,她认为医生收红包才会好好看病,看到刘女士诧异的表情,贾晓晶副主任微笑着说:“作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我应尽的职责。”寥寥数语,展现了一位医生朴素高尚的情怀。
杏林春暖,常被用来赞誉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生。我相信这样来形容放疗科的医务人员一点也不夸张。据粗略统计,每年科室上交的红包数达上万元,收到的感谢信、锦旗就更是不胜枚举了。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吉大二院放疗科的医护人员们正用自己的行动,向人们展示着医务工作者高尚的道德情操。他们尽职尽责、恪尽职守以及待患者如家人、精益求精的精神,温暖了成千上万的患者,他们已将这种精神蔚然成风,让我们为这群道德高尚的医务工作者大大的点“赞”!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