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晶 报道)近日,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在呼吸内镜介入诊治技术上,勇于探索,攻坚克难,又获两项新突破。
其一,在徐伟教授带领指导下,由高鹏、董春玲和吴艳峰等青年骨干医生和护士组成的团队,成功开展了多例EBUS超声和荧光纤支镜与内科胸腔镜结合的新技术,主要为疑难胸膜病变,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及胸膜下肺部病变的精准定位、活检和诊治,提供了新的方法。此项技术对于患者,成功率高,局部损伤小,并为其提供了更安全、易接受、无痛苦的新的选择。
另一项新的突破是,目前备受国际关注,应用于难治性重症哮喘治疗中——支气管热成形术。该项治疗技术,首次将非药物治疗手段引入到哮喘的治疗领域,是经支气管镜,采用温度控制的射频消融方法,减少增殖的气道平滑肌,降低气道高反应性,从而改善哮喘症状。主要适用于已应用多种哮喘药物仍无法控制症状,或有进一步加重风险的难治性,重症哮喘患者,此技术已列入国际哮喘诊治指南。
2月19日下午,在科主任张捷教授的主持下,尹金植教授带领刘晶等青年骨干医生和护士团队,顺利完成了吉林省首例,难治性重症哮喘患者的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患者男性,支气管哮喘病史10余年,曾辗转多家医院,用尽各种方法都无法有效控制病情,经自愿申请,成为本省第一例接受这项新技术的患者。手术在科学、严谨、周密的术式中,顺利完成,术后患者安全返回病房,目前病情稳定,并向组织参与手术的医护人员表达了感激之情。此项新技术在我院的成功开展、完成,不仅填补了吉林省在哮喘介入治疗领域的空白,同时也为我省、市众多难治性重症哮喘患者,带来了福音。
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最早(1992年)在东北三省开展呼吸内镜介入技术的三级甲等医院,尤其近年来开展的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亚氦刀冷冻和激光介入治疗,以及经支气管镜气管支架植入术等新技术,已经成为肺部困难部位活检、肺部疑难病变鉴别诊断及气道内占位、狭窄的诊疗等方面的重要诊治手段和关键技术。
目前,科室开展的呼吸内镜介入技术已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并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接轨,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好评和广大患者的赞誉。
这两项新技术的开展,标志着我院呼吸内镜介入诊治技术,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疑难胸膜疾病和肺部困难部位活检,及难治性重症哮喘的精准诊疗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此项新技术,新疗法在实践中的应用,也必将对我省各级医院,在呼吸介入诊疗技术上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提高我省在此领域中的整体水平。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