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 报道)随着天气的逐渐变冷,急性主动脉夹层发病率在不断提高,其中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如果不能及时手术治疗,发病的48小时之内50%将因破裂而死亡,一周之内70%的病人将死亡,因此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是目前临床上发病急,致死率最高的疾病。
众所周知,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是目前心血管外科领域操作最为复杂,手术难度及风险最大的疾病,术中出血是此类手术最大的难点,一台手术需要输入上万毫升血液并不少见,至今仍有很多心血管病诊疗中心谈“夹层”色变,甚至无法开展该项手术。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大的心血管中心可独立开展此项手术,但是术中输注几千毫升血已成为完成该项手术的常规。
为了打破这一常规,尽可能降低患者手术风险,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外科柳克祥主任从2009年开始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进行了多次技术改良,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手术术式。能发明一个新的手术术式是每个外科医生的梦想,柳主任发明的新术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在简化了手术繁琐程序的同时避免了术中吻合口出血,这样就将这个心血管外科难度最大的手术变成了无出血的常规手术。在改良术式的同时又在停循环时的温度方面进行了改良与探讨,将国内外常规使用的25度深低温停循环,变革为28-30度的轻中度温度停循环。这一变革,在减少了深低温给患者带来的组织损伤和血液破坏的同时更缩短了手术时间。经过一系列的改良与创新,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外科团队将这一国际上公认10%-20%的手术死亡率降低至5%左右,同时手术时间也从常规7个小时以上缩短至5个小时左右。
从2016年1月起,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外科团队迎接新的挑战——在国内率先开展无输血行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在2016年10月的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年会上,报道了开展此类手术的无输血率达到了50.8%的优秀成绩,这是第一个在国内报道可以在无输血下完成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的团队,引起了国内同行的极大震惊与反响。到发稿时为止,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外科团队创造了连续17例无输血的奇迹,无输血率接近60%。目前这个国内外公认的在心血管外科领域难度最大、最繁琐、危险最大的手术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外科已经变成常规的、无输血即可完成的普通手术。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外科团队的改良与创新,不仅填补了我国乃至世界大血管领域的又一项空白,也标志着我省对大血管疾病的诊疗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