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第二医院2024年专科医师规范化 培训招收简章
  • 发布时间:2024-06-27
  • 点击数:
  • 作者:administrator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2024年专科医师规范化

培训招收简章

一、医院简介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坐落于吉林省长春市,始建于1936年,于1978年12月更名为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1994年被原卫生部评定为三级甲等医院,2000年6月吉林大学和白求恩医科大学等六校合并,医院正式更名为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预算管理、教育部直属高校附属,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保健于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医院作为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疑难和危重疾病的诊疗中心之一,占地面积18.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6.6万平方米,现有自强、亚泰和青年三个院区,现设11个诊疗中心,77个临床医技科室。三院区编制床位3600张,教职工4733人。

医院学科设置齐全,优势学科实力显著,部分学科迈入国内一流行列,眼科、妇产科、皮肤科、呼吸科、肾病科、耳鼻喉科等六大传统优势学科一直在省内处于领衔;心外科、心内科、骨科、普外科、病理科、康复科、放疗科、新生儿科已成为新兴八大优势学科。获批牵头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7个,省级质控中心8个,省级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1个。享誉良好的业界口碑,获得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

医院拥有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天玑手术机器人、飞利浦PET-CT、西门子SPECT-CT、西门子Force双源CT、GERevolution256CT、东软256CT、GEpioneer3.0T核磁、西门子prisma3.0T核磁、GELunariDXA骨密度仪、瓦里安直线加速器、飞利浦Azurion7M20DSA、西门子ArtisQfloorDSA等高精尖大型设备200余台/套。

医院注重科学研究,成果再创新高。医院现有省级科研平台43个。近五年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8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近1000项;获得吉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7项、二等奖14项,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1项。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发表SCI收录论文1764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11项。

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医院2018年成为首批国家级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目前有心血管病学、呼吸与危重症医学、新生儿围产期医学、普通外科学、内/外科危重症医学共5个专科基地。

截至目前,我院培训基地共招收专培学员90余人,结业55人,目前在培学员29人。

 

三、专科优势

(一)心血管病学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为国家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吉林省重点专科、吉林省心脏病介入治疗中心、吉林省冠心病介入治疗质量控制中心、国家冠心病、心律失常、先心病介入治疗培训基地、吉林大学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国家胸痛中心、房颤中心、心衰中心、康复中心,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首批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吉林省继续教育培训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等,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心血管内科拥有一流的病房设施和医疗设备,科室有亚泰院区、自强院区、青年院区三个院区,拥有开放床位约500张,包括心血管门诊、心血管功能室、心血管实验室以及国内先进的心血管介入导管室,配有世界先进的各种医疗设备,如DS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三维标测导航系统(CARTO、Ensite)、血管内超声、FFR、旋磨仪、ECMO、CRRT连续血液净化设备等。心血管内科拥有一批国内知名、医术精湛的专家教授,全科医护技共有264人,医生73人,含教授11人,副教授8人,博士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4人。科室技术力量雄厚,开展了项目齐全的心血管常规诊疗及心脏介入治疗技术,在疑难复杂危重心血管疾病尤其心脏病介入治疗处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尤其在完全闭塞病变、复杂高危有指征患者、腔内影像学指导下冠脉介入治疗等领域都处于国内领先的水平,为吉林省介入心脏病学领域的领头科室。急性心梗患者可享受24小时“绿色通道”服务,为及时疏通血管、挽救心肌、抢救生命提供保障。

(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国家卫健委首批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吉林省、长春市首批呼吸病临床重点专科、吉林省唯一的呼吸病研究所(1985年成立)、吉林省环境与呼吸系统疾病重点实验室、吉林省靶向介入精准医学重点实验室,首批呼吸专业国家临床药物试验机构(2004年批准)、东北三省首家肺功能培训基地(1989年)、呼吸内镜诊断介入治疗培训中心、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分中心、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结节诊治分中心、中国基层呼吸疾病防治联盟吉林省分联盟牵头单位,吉林大学-悉尼大学呼吸道疾病联合研究中心,2022年成为国家卫建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建国家呼吸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牵头单位,正努力成为与国际国内一流水平接轨的吉林省呼吸疑难、危重症的会诊和救治中心,创新人才培养、医学教育中心和临床转化医学研究中心。设立了肺间质性疾病、慢阻肺(COPD)、哮喘、肺癌、感染、呼吸危重症、肺血管病、睡眠呼吸障碍、呼吸介入、呼吸康复10个专业组。共有医护人员139名,医生中博士生导师5人,教授13人(45岁以下3人),副教授10人,硕士生导师14人;医生均为硕士以上学历,博士后5人,博士16人,80%医生有国外留学经历。有6名医生在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医师协会任学组委员。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9项、省部级等各级科研课62项,国际国内多中心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实验研究46项。作为国家临床研究中心的核心成员,共同承担国家“十二五、十三五”重大项目7项,在研6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各项奖励38项。医疗成果奖16项,发表论文240余篇,SCI收录文章70余篇。获国家专利6项。累计获得研究经费约1200万元,国家和省厅重点专科的专项经费1000余万元,国家发改委和卫健委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专项经费1.5亿元。

2017年成为PCCM专培基地以来,目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培养PCCM学员22人。

(三)内/外科危重症医学

吉大二院重症医学科创建于1991年,是中国医师协重症医学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救复苏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学救援协会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单位、长春市医学会重症专科分会的主任委员单位,现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9人。2018年中国医师协会遴选确认吉大二院重症医学科为重症专科医师的培训基地,并开始招收重症医学专科医师。

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其临床工作中能够完成重症病人机械通气、血液净化、人工肝技术、体外膜肺氧合等支持治疗手段,同时开展了重症超声、跨肺压(食道压)、电阻抗成像(EIT)、重症纤维支气管镜等诸多监测及检查方法。为及时有效解决不同临床科室的危重病人病理生理异常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近几年举办了多届国家级及省、校级重症医学相关的继续教育。如《危重症机械通气学习班》《危重症血液净化学习班》等。成功举办了多届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委员会ECMO理论与模拟培训班。

(四)普通外科学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普通外科诊疗中心是由肝胆胰、胃肠营养及疝、结直肠肛门、甲状腺、乳腺及血管外科共6个亚专科组成,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国医师协会腹腔镜外科医师培训基地、中国医师协会普通外科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国医师协会普通外科学试点专科培训基地、中国地/县域医院肿瘤微创技术推广项目-吉林省基地,也是吉林省重点专科、吉林省重点实验室、吉林省普通外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吉林大学普通外科疾病诊疗中心,医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

普通外科共有床位数710张;医护人员319人,医生99人,其中主任医师21人,副主任医师24人,主治及住院医师54人;护士220人,其中主任护师1人、副主任护师10人,主管护师63人,护师及护士146人;医护人员中具有博士后及博士学位67人,硕士学位35人;有国内外进修学习经历的医生56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5人。近年来,各专业学科申请国家级、省部级、市级及横向科研课题156项,累计科研经费1493.5万元,另外获得中央财政专项经费4880万元及省财政扶持专科建设专项经费800万元;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奖13项、长春市科技进步奖5项和吉林大学医疗成果奖47项;发表SCI、EI及核心期刊论文630余篇。各专业学科目前已经成为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高水平专业学科队伍。

2019年成为普通外科专培基地以来,目前我在基地培养学员共18人,其中在培学员7名,毕业学员8名,因考博退出培训3人

(五)新生儿围产期医学

吉大二院儿科有50余年历史,新生儿科于2013年从儿科独立。我院产科为吉林省高危妊娠诊治中心,借助于妇产科特殊平台,新生儿科发展迅速,现已成为国家首批新生儿围产期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国新生儿专科护士临床教学培训基地、全国新生儿科医师医联体骨干单位、吉林省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吉林省新生儿专业培训基地、长春市重点专科、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重点培育学科。

科室现有医护人员155人,主任医师8人、副主任医师8人、硕士生导师8人,博士生导师3人,护理硕士生导师1人,国家级专科护士12人,省级专科护士21人。新生儿病房占地面积5184㎡,新生儿家庭化病房18间,不同胎龄体重的早产儿病房、足月儿病房、新生儿外科病房共14间。2023年门诊数量8706人次,年收治病人2410人次。科室拥有世界先进的苏菲呼吸机、Drager保温箱、多功能监护仪、脑功能监护仪、CRRT、亚低温治疗仪等仪器,为危重症新生儿保驾护航。科室年住院2500人次左右,其中83.5%为危重症疑难患儿、95.1%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早产儿占住院患儿总数的56.8%,极低体重患儿占早产儿的21.8%,超低体重患儿占早产儿的9.31%。目前治疗体重最小为500g,胎龄最小为24周,大于等于28周的患儿治愈率为99.6%。2022年,胎龄24周的早产儿存活率为80%。新生儿外科三四级手术占比89.2%,体重最小650g。在全国范围内,我科的新生儿死亡率、院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居于较低水平。

专科承担吉林省及内蒙古部分地区的危重症新生儿的转运工作,目前已同36个县市、48家医院建立联系,目前转运胎龄最小为24周、体重最轻为600g。10余年以来共转运近千人次,极大地提升了吉林省的新生儿的生存率。

四、招收对象

1.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并自愿参加专培的专业医师。

2.以往未参加过住培但已具备中级及以上医学专业技术资格的临床医师,根据工作需要、取得单位同意后,可自愿申请参加专培,申报专科应与本人所在的临床工作岗位相符合。试点期间,主要招收外单位委派培训对象和培训基地本单位的培训对象。

五、招收名额及培训年限

专培基地名称

人数

培训年限

心血管病学

2

3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

3

3

内/外科危重症医学

2

2

普通外科学

4

2

新生儿围产期医学

1

3

六、报名时间及流程

(一)注册报名(2024年7月1日-7月10日)

申请者登陆“全国毕业后医学教育网”(https://ccgme.cmda.net/pole-portal/#/home),点击首页中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栏,在其中“基地招收简章查询”模块查看招收简章,并扫描界面浮窗中报名二维码登陆“全国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招收报名平台”(以下简称“报名平台”),实名注册并填报志愿,提交报名信息。

(二)材料审核

材料审核通过者参加考核面试。审核材料包括:

1.本人签名的报名表。

2.委托培训人员提交由委派单位签字盖章的同意书。

3.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4.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或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证及复印件)

5.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6.《医师资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医师执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三)现场审核时间、地点微信群通知

六、待遇保障

1、社会人员工资补助参照本单位聘用人员工资水平发放。基础补助待遇第一年约8万余,随着培训年限的增加,每学年增长10%。

2、委托培养人员基本工资和社会保险由委培单位承担,按月发放国家补助部分,按照中国医师协会要求,专培医师补助额度约2万元/年,保障待遇总和第一年约8万余(含委托培养单位基本工资和社会保险),随着培训年限的增加,每学年增长10%。

七、联系方式

(一)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生与培训教育部:

胡海霞老师  电话 0431-81136899

(二)专培基地联系方式:

专培基地名称

联系人

联系方式

心血管病学

李龙波

13069245021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

孟广平

13944166216

内/外科危重症医学

孙键

13843042318

普通外科学

王志刚

18946752011

新生儿围产期医学

于海跃

18204310247

 

(三)微信群:2024年专培招生学员群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2024年6月27日


返回列表
  • 暂无资料
亚泰院区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亚泰大街4026号
预约电话:0431-81136555
用药咨询电话:0431-81138268
医保咨询电话:0431-81136122
正常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2:00-5:00。
周六、周日和节假日门诊正常开诊。
自强院区
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2:00-5:0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自强街218号
预约电话:0431-81136555
青年院区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青荫路708号
预约电话:0431-81136555
  • 官方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就诊指南 联系我们意见建议

Copyright  2023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吉ICP备05002610号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医创科技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