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 报道)为了让疫情期间封闭在校的医学生们提高医学人文修养,也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培养医学职业精神。2022年4月7日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有幸邀请到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医院人文建设专委会秘书长李庆老师,为在艰苦抗疫期间的吉大二院人做一线上讲座——如何成长为受人尊敬和喜爱的医者?希望疫情散去,我们都能拨开迷雾,看见自己职业生涯的光。
此次讲座吸引了白求恩医学部各个学院各个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上线听讲,直播间最高人数达到540多人。其中吉林大学医学部的一些著名专家教授也上线参与,如已退休的原吉林大学副校长李玉林教授、获中华医学教育终身成就奖的医学教育家迟宝荣教授,二院产科的滕红教授,三院甲状腺外科的孙辉教授等。
讲座由二院研究生与培训教育部景云川副教授主持,他介绍说:“李庆秘书长是中国医学人文建设方面的专家,中国医院人文建设的标准是由他主持起草的,出版了医学人文方面的好几本专著,许多都是畅销书,他的讲座风趣幽默,通俗易懂,排他的讲座很难,因为请他的人太多了,今天能请到吉大来讲座,有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他也要为吉林加油!”李庆秘书长首先表达了对吉大师生的问候,因为他曾多次深入过疫区抗疫,对大家现在的处境感同身受。作为一名医者,他主要围绕1、您干点啥不好,非要做医者?2、你懂医生行业吗?3、为什么绝大多数医者难以走上人生巅峰4、您身边的人喜欢和尊敬什么样的医生?5、怎样才能成为被大家点赞的人文医者这五个问题开展。
他首先对医者到底是做什么的进行阐述:医护人员冒着生死危险治病救人,得到和付出却不成正比。这是因为每位医者都是内心善良,人格高尚的人。我们秉信我们手里的并不是商品,我们所提供的并不是可以物物交换的商品价值,而生命是无价的。接着他具体谈了对医学职业的认识,要加强对职业定位的认识,一段好的职业生涯取决于平台+机遇+努力+对行业的认识。认知强调理解能力,态度强调积极思考的能力,两者结合产生自我(行为的主动与被动)。在这里,李庆老师提到华西二院小儿血液科的周晨燕医生,一位将医院人文做到淋漓尽致的中国儿科医生。她带领的小儿血液科成为医院唯一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科室,她致力于公益事业,被大家称为“中国最有钱的女医生”。
“中国最有钱的女医生”——华西二院周晨燕医生
在第三部分,他谈到医者的奋斗目标,想要做到人生巅峰,一定要实现超我。正如王阳明所说“格物致知”,发现自己很重要。只有不断克服自己,增长自己的心智模式,我们才能实现超我。接着他对医学生如何能成为受人尊重的医者谈了他的看法,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做有人文素养的医者!正如陆游所说——气不素养,临事惶遽。人文就是知道人,了解人,尊重人,善待人。用感觉去定义问题,用直觉去思考各种肯能行,用思维去掂量每一行为的后果,用情感去体会他人。守住心灵资本:永远希望,保持现实性乐观,坚持自我效能感,提升自我恢复力。
作为医生,如何做好人文
最后,李庆老师给出提高人文素养5个小建议:1、保持不断的学习认知2、强化个人的人文实践能力3、提升个人品牌运维能力4、保持对人文的情感热爱5、有机会多出去看看世界那么大。
听完李庆老师的讲座,大家茅塞顿开。我院肿瘤血液科青年医生张潮鹤在会后这样说道“流着泪听完了整场讲座,一直逃避的事情也有了答案和方向”。
最后希望大家坚持努力打造个人品牌,熬过爬坡期!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