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医学教育的革新,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落实学校“三大工程”战略部署,致力于培养具有卓越创新精神的医学人才,近日在研究生与培训教育部的组织下,成功举办了第十三期研究生与住培生的多学科病例讨论会,本期主题为“多学科病例讨论-以卵巢肿物为首发表现的Burkitt淋巴瘤合并STLS一例”。
本次研讨会得到了放射线科黄萨、肾内科卢雪红、病理科孙平丽、血液科胡春梅和妇科贾赞慧等多位专家的悉心指导和支持。妇产科姜珊、肾内科鲍梦瑶、放射线科王志玮、血液科韦可可和病理科司海青等优秀研究生进行了病例展示,研究生与培训教育部主任陈野、副主任马颖以及部分研究生、住培学员参加了活动。
本期病例讨论采用情景模拟形式,还原了疑难病例讨论现场,充分激发了在场师生的学习热情。讨论过程中,参与者热情高涨,各抒己见,对病历中的疑点和难点进行了深入剖析,展现了研究生的探究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科研探索能力。讨论会上,研究生及其指导教师共同探讨交流,所有参会研究生、住培生也认真分析病历,从本专业出发对病例的诊断依据、鉴别诊断、治疗方案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诊疗思路和建议。通过激烈的讨论,与会者不仅对病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罕见疾病的多学科诊治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研究生培训教育部主任陈野在活动中强调,现代医学教育日益强调跨学科合作,许多前沿问题会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单一学科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已无法满足前沿复杂问题的求解。在此背景下,如何进行交叉学科的研究成为许多研究者和学生关注的焦点,也是二院培养研究生的重点,医院研究生工作部将全力支持有助于提升学生能力的各类教学活动,以促进研究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指导教师对讨论的病例和学生的发言进行了专业点评。放射线科教研室主任黄萨表示,交叉病历讨论既有挑战性,又充满未知因素,参与讨论的研究生展现了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综合诊治水平,体现了团队协作和诊疗教学能力。未来医院将继续举办类似的多学科病例讨论会,推动医学教育的创新改革,提高医务人员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业务水平。同时,医院也将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以及计算机、仿生学院等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的诊疗技术和理念,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医疗服务。肾内科教研室主任卢雪红强调,多学科交叉病例讨论能够培养研究生和住培生的临床思维,拓展视野,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是实现卓越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病理科教研室主任孙平丽提出,医院培养研究生要打破学科界限,创新诊疗标杆。血液内科教研室主任胡春梅强调了培养学生医学人文情怀的重要性,认为这与提升复杂疾病诊治技能和临床科研能力同等重要。
本次多学科病例讨论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现了医院在医学教育领域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成果,也为医学研究生和住培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通过交叉学科课程的学习,医院致力于加强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强化临床实践能力、提高科研素养水平,并搭建合格的导师梯队。这些举措有利于确保研究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的医学人才队伍,响应健康中国战略和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号召。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