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内科
  • 发布时间:2019-10-12
  • 点击数:
  • 作者:administrator

肾病内科简介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肾病内科创建于1982年,现已发展成为集临床、教学、科研和医师培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目前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吉林省卫生厅肾脏疾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国家临床药品试验基地”,“卫生部腹膜透析培训示范中心”,“吉林省血液净化培训中心”,“吉林省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吉林省糖尿病并发症重点研究室”,“吉林省卫生厅肾脏病重点研究室”和“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肾脏病重点研究室”。

一、科室现有结构框架

肾病内科由门诊、住院病房、血液净化中心、腹膜透析中心、肾脏重症监护室、肾活检病理诊断中心、肾脏病研究室7部分构成。现有开放病床93张,是吉林省规模最大的肾脏疾病诊疗中心。临床治疗中心拥有93张床位,肾脏重症监护病床4张,血液净化病床129张,血液净化中心年透析近65095人次, 血液透析滤过每年约3210人次,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 年治疗约15000小时。累计肾穿刺活检及病理诊断人数已超过5000例。

血液透析中心始建于1982年,目前拥有2个透析室,共计117台透析机,年透析总数约6.5万例次,平均每月透析5300余人次,目前规律血液透析病人500余人。我透析中心在吉林省内率先开展了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可调钠透析、高通量透析和血浆置换等多种血液净化新技术,并在透析患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认可。

腹膜透析工作开展于1983年,在2010年成为卫生部首批腹膜透析示范培训中心。多年来腹膜透析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现有腹膜透析患者300余人,并于2005年自主研发了我国第一台“自动腹膜透析机”,此项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级专利”,也得到了国家863支撑计划项目、国家技术部十二五重大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等多项科研资助。之后经过多年的研究改进,已在全国范围多家医院广泛应用,得到行业内的专家的一致好评。2015年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6年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重症监护病房现拥有4台CRRT机,配备有最先进的监护系统和各种医疗设备,可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多年来,成功救治了大量急性肾功能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危重症患者。CRRT透析模式多样、性能稳定,解决了心血管状态不稳定、老年患者、透析性低血压等许多血液透析中的难题,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在吉林省率先开展了肾穿刺活检技术,是省内唯一一家集肾穿刺活检室、肾脏病理室、肾脏病理诊断于一体的肾病内科,拥有国内先进的全套肾脏病理诊断设备,是目前东北三省首家拥有透射电子显微镜用于肾脏疾病诊断的肾脏病专科。有技术坚实、稳定的肾脏病理技术人员,为肾病内科独立作出病理诊断报告的准确性提供技术保障。许多疑难杂症通过肾活检病理检查,明确了诊断,为进一步的指导治疗提供了依据。每月我科还接受来自全省各地区大量的肾穿刺病理的会诊工作,为其他兄弟医院坚决了很多医疗难题,真正起到了吉林省肾病内科的领导作用。

在研究室建设方面,本专科坚持临床与基础相结合的发展方向。我科的肾脏病研究室被评为吉林省卫生厅肾脏病重点研究室、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肾脏病重点研究室,多年来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为多科室及众多科研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实验室面积400平方米,拥有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临床检验4个单元,可以进行Western blot、PCR、电泳、细胞培养、动物实验、转基因、免疫组化等多种实验项目。于2013年引进了透射电子显微镜、多人共览显微镜等多种高端诊疗设备。它在应用于疾病诊断的同时还承担了我科大量的科研及教学任务,为临床及科研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相结合,大大提高了我科肾脏疾病的诊断水平,目前已达到全省领先水平。

肾病内科2017年完成了临床亚专业建设及分组,并进行实施开展亚专业技术应用。根据我科室的临床特点及全国肾脏病专业发展趋势,建立了6个临床亚专业:肾小球疾病及肾脏病理组,危重症患者的CRRT治疗组,血管通路组,腹膜透析组,血液透析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及骨代谢异常组。每个亚专业组都由一名正高级教授带组,由三级医师组成,每周开展一次亚专业组的研讨会,讨论本亚专业患者存在的问题,疑难患者的诊断及治疗,并学习本专业国际最新进展。同时各个亚专业组均派出人员到全国顶尖医院学习新的技术,归来后进行新技术的开展应用。

二、科室诊疗特色

现开展的临床特色诊疗技术主要有:

危重症病人CRRT治疗,电镜肾脏病理诊断、动静脉内瘘狭窄球囊扩张术、人工血管移植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动静脉内瘘取栓术、贵要静脉转位与桡动脉吻合造瘘术、高位动静脉内瘘成形术、自动化腹膜透析技术、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切除术前术后的管理、应用胃镜刷进行腹膜透析导管复位技术。

三、科室人员结构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肾病内科现有医生28人,护士85人,技师6人。医生队伍中教授10人、副教授4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7人,博士学位15人,硕士学位9人。  

本着医教研全面发展的原则,本科室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10年,我科共承担科研项目72项,其中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8项,国家973项目3项,863项目2项,十二五项目4项。共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科技成果奖3项,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1项,吉林大学医疗成果二等奖1项,吉林大学医疗成果三等奖8项,国家级专利13项。发表论文共2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85篇,在学术会议发表56篇,SCI收录74篇。

四、研究生导师情况介绍

肾病内科目前共有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7人。

陈香美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肾脏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慢性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所长、解放军总医院肾病专科医院院长,卫生部肾病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慢性肾脏病领域北京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慢性肾病临床数据和样本资源库负责人。第七、八届中华肾脏病学会主任委员,现任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肾脏学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女医师协会肾脏病及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军血液净化治疗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药品评审专家、中央保健委员会专家,是我国著名的临床肾脏病专家。主持或参加20余项国内外前瞻性多中心临床试验或专家共识的制定,两次担任“973”衰老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2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2006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曾获“全国首届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解放军四总部“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解放军总后勤部“科技金星”,首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

苗里宁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肾病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学会肾脏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常务委员;吉林省医学会肾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肾脏病学杂志》编委, 《中国血液净化杂志》常务编委。承担各级基金20余项,其中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973项目3项,863项目2项,十二五项目2项;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32篇。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

罗萍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担任第二届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委会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肾脏病及血液净化专委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东北三省防治风湿病联盟理事,吉林省医师协会肾内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医师协会风湿病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医学会肾脏病学会副主任委员、长春市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长春市医学会风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抗风湿联盟副主席、吉林省医学会第五届风湿病学专科分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学组副组长、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肾脏病透析专业委员会病理委员会委常委、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健康管理学会痛风专业委员会暨痛风病健康管理医联盟副主任委员。近年来先后承担及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子课题、国家十二五课题和省、市级科研课题等十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培养硕士研究生40名,博士研究生4名。

孙广东

医学博士、双博士后(吉林大学&美国City of Hope National Medical Center)、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于美国City of Hope 国家医学中心开展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研究工作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肾病内科研修1年。在科研工作中,主要从事肾脏纤维化、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先后承担和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18项,市级和校级科研课题3项,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篇,SCI收录20篇,累计影响因子57.47,参编国家级医学专著1部。

卢雪红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届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吉林省医师协会肾内科医师分会委员,吉林省医师协会风湿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吉林省医学会风湿病学专科分会委员,吉林省风湿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防治风湿病联盟常务委员,吉林省医学会第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委员,吉林省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曾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Westmead医院进修学习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临床研究和胰岛移植。获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吉林大学医疗成果三等奖一项。

崔文鹏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博士后。担任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分会青年委员,吉林省医学生物免疫学会理事;担任Journal of Diabetes, BMC Nephrology等10余家国际权威杂志的编委或审稿人。发表SCI收录论文41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22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承担省部级课题5项,累计可支配经费97万;获得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和吉林大学医疗成果二等奖各1项。

邹洪斌

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肾病分会委员,吉林省医学会肾病专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医师学会肾病分会委员,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血液净化通路学组委员。中华肾病杂志、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郑州大学学报等杂志编委。发表论文5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是原发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和病理及血管通路的研究。

张冬梅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吉林省医师协会肾脏病学分会委员,吉林省医师协会风湿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届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健康管理学会第一界痛风专业委员会暨痛风病健康管理医联盟常务委员。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参与编写《肾功能衰竭》专著1部,承担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厅,长春市科技局等资助的科研项目5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和校级医疗成果奖3项。

周文华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吉林省中西医结合肾病委员会常务委员。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先后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SCI 论文6篇。2003年非典后被中共中央、吉林省省委授抗击“非典”先进个人。2017年9月代表国家卫计委到贵州进行义诊活动。2017年被授予CKD-MBD项目组负责人。

孙晶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吉林省肾脏病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青年委员,吉林省医学会肾病学分会委员兼秘书,吉林省医学会第二届器官移植专科分会常务委员,吉林省医师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委员,曾荣获中华医学奖、吉林省科学技术成果奖、吉林大学医疗成果奖、吉林省科学技术奖等,拥有发明专利一项。发表论文近10篇,参与编写《肾脏疾病临床治疗与合理用药》等专著。近年来作为第一负责人参与了多项国家级及省级课题项目的研究工作。

刘声茂

肾病内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血管通路的建立与术后处理尤其擅长,如中心静脉置管术、动静脉内瘘成形术、腹膜透析置管术等,技术娴熟,已经开展各种疑难通路,包括移植物血管内瘘、内瘘狭窄的球囊扩张术等等。现担任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肾病内科血管通路组副教授,多年来指导众多下级医生及进修医生手术操作技能。曾多次获得科研成果奖,并参与多部肾脏病疾病的诊治书籍的编写。

五、研究生培养情况

肾病内科现有在读博士研究生11名,在读硕士研究生41名。以往共指导博士研究生

毕业18名,硕士研究生毕业100余名。


返回列表
  • 暂无资料
亚泰院区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亚泰大街4026号
预约电话:0431-81136555
用药咨询电话:0431-81138268
医保咨询电话:0431-81136122
正常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2:00-5:00。
周六、周日和节假日门诊正常开诊。
自强院区
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2:00-5:0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自强街218号
预约电话:0431-81136555
青年院区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青荫路708号
预约电话:0431-81136555
  • 官方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就诊指南 联系我们意见建议

Copyright  2023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吉ICP备05002610号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医创科技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