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v4.cc/News-2416686.html
城市晚报讯 “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随着寒露节气的到来,您是否隐约听到冬天的脚步声了呢?近日,长春市气温骤降,有不少十一小长假劳碌奔波的“小伙伴们”相聚在了医院,发烧、打喷嚏、浑身哆嗦,感冒又来“侵袭”了。昨日,记者到长春市几家大型医院门诊静点室进行走访,就诊的患者比节前增加20%左右。秋季,除了预防感冒外,专家还建议,要预防心脑血管等疾病。
关注一:
以感冒为首的呼吸道疾病患者增加20%
昨日,记者到中日联谊医院、吉大一院、吉大二院等几家医院进行走访发现,医院静点室人满为患,医护人员表示,就诊的患者比节前增加20%左右
“我十一去南京旅游了,回来后感冒的,一直发烧、咳嗽。”市民赵丽女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平时抵抗力差,一到换季就感冒,这次也没能逃过。”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朴铁花说:“天气寒冷,容易引起以感冒、老慢支、哮喘为代表的呼吸道疾病,尤其是亚健康人群最容易发病。”
朴铁花说:“冷空气的吸入对呼吸道有一定刺激,会造成呼吸道防御力的下降,使疾病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体弱多病者、老年人、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哮喘等病史的人,此时因特别注意保暖,但是要注意定期开窗通风。”
此外,朴铁花建议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有长期用药的,发现病情变化应立刻就医,切忌不要盲目服用抗生素。
关注二:
血管遇冷收缩易变脆 要提防心脑血管疾病复发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心脏康复中心主任孟晓萍主任说:“气候变化时,血压波动性增大,导致脑出血、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增多。尤其是中老年人,血管弹性本身就比年轻人差,所以出现脑出血等意外的几率更高。”
孟晓萍建议,有心脑血管疾病史的患者,最好做血压监测,根据情况调整用药量。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要护好头部、手部、脚部。外出时要戴手套、帽子、围巾,穿大衣,睡前用热水泡泡脚,夜间上卫生间时要穿上衣服,洗澡时先放热水,等水温合适后再脱衣服。
孟晓萍说:“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以吃点山楂、燕麦、黑木耳、金橘、茄子、红薯、大蒜、洋葱这八大食物最能疏通血管,并保持血管壁的弹性。”
关注三:
养阴防燥少吃辣 预防胃肠道疾病
“气温骤降,很容易使肠胃功能失调,尤其是肠胃功能欠佳者的人群。此时很容易引发急性肠胃炎等肠胃疾病。”长春市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裴智梅说。
裴智梅说:“寒露后,许多人会相继出现中医上所悦的‘凉燥’症状,即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寒露养生最主要的是预防‘凉燥’,从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方面入手。”
裴智梅建议,秋冬季节应该及时适当的添衣保暖,有肠胃道疾病史的,要特别注意辛辣、油腻、生、冷、硬的食物,少食寒性食物,以免寒气入体,伤及脾胃。
裴智梅说:“早餐应吃温食,最好喝热药粥,因为粳米、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应多吃些红枣、莲子、山药、鸭、鱼等。此外,吃些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百合、沙参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
(记者 刘晓宇/报道)图来之网络 微信编辑:刘彦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