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jlrbszb.chinajilin.com.cn/pad/paper/c/201611/15/content_2946.html
本报11月14日讯(宁文)今天,在吉大二院门诊一楼大厅,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积极行动起来,开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防治义诊,为患者现场答疑并做检查。
吉大二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张捷介绍说,慢阻肺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对于病人来说,慢性咳嗽、咳痰和活动后气短,可能患了慢阻肺,要尽快就医,进行肺功能检查;对于医生来说,吸烟及其他危险因素暴露人群的慢性呼吸道症状,提示慢阻肺诊断的可能,应该尽早作出诊断并给予相应的防治措施。
今年的11月16日,是第15个世界慢阻肺日,主题是“了解慢阻肺,顺畅呼吸”。据了解,世界范围内慢阻肺已由2005年的第四位死亡原因上升为第三位,我国最新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40岁以上的慢阻肺患病率已达到14.01%。
宣传活动期间,吉大二院联合我省多家医院,通过培训、义诊等方式,宣传慢阻肺的防治知识。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基层医生培训与健康促进项目”长春培训班项目,计划用5年的时间,培训5000至6000名基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人员,完善基层防治队伍。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