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 报道)7月20日,第二届国家名医盛典(2018年度)在北京举行。362名国内各学科领域的杰出医生代表入选第二届国之名医系列榜单。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心血管病诊疗中心主任柳克祥教授荣获“国之名医·优秀风范”荣誉称号,我省仅此一人获此殊荣。
本届国家名医盛典由人民日报社指导,人民网、健康时报联合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华预防医学会60家专业分会联合主办,阿里健康、医知鹿独家支持,以“推举医者榜样,引领尊医舆论,促进人民健康”为主题,发布国之名医系列榜单,展示国之名医群体形象。
榜单根据65岁以上、55-64岁、45-54岁、35-44岁四个年龄段,设置了“国之大医·特别致敬”“国之名医·卓越建树”“国之名医·优秀风范”“国之名医·青年新锐”四个荣誉称号。此次共有131名医生入选“国之名医·优秀风范”,柳克祥教授是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唯一一位获得“国之名医·优秀风范”殊荣者。
作为吉林省心血管外科领域的学科带头人,柳克祥教授现任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心血管病诊疗中心主任,吉林省大血管疾病诊疗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委员,吉林省医学会心血管外科专科分会主任委员,吉林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长春市医学会心脏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2000年获得日本秋田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作为秋田大学助理教授、日本文部科学省教官在日本工作5年。2004年10月作为吉林大学引进的学科带头人、特聘教授回国工作。其在大血管疾病、冠心病、房颤的外科治疗等多个领域先后填补了吉林省、乃至全国心血管外科领域的空白,某些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其中,率先在东北地区独立开展大血管疾病手术治疗。尤其在急性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方面,发明了自己独特的手术术式——内覆式主动脉弓置换手术、人工血管内置新“三明治”法主动脉根部成型技术。率先在国内外开展了无输血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无输血率达80%。其发明的“改良型支架人工血管”和“带支架人工血管”均获得国家专利。在冠心病方面,发明了两个新手术术式,率先在吉林省内独立开展冠脉搭桥手术,90%以上的手术在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完成,手术成功率在99%以上,并且术中无输血率达95%以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005年在国内率先采用双极射频消融改良迷宫Ⅳ(Maze)手术治疗房颤,房颤的窦性心律转复率80%以上,居国内领先水平。率先在东三省开展微创手术,包括小切口和胸腔镜下完成心脏手术,2006年完成吉林省内首例心脏移植手术。本着“医者仁心,救死扶伤”的精神,自2007年起,柳克祥教授带领团队率先与慈善会合作,对全省城乡贫困家庭中先天性心脏病儿童进行救助,活动至今共救助了1000余名患儿,为吉林省慈善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先后承担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二一一工程三期建设项目子课题,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以及省市级等项目20余项。获国家专利两项,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2项,吉林大学医疗成果奖16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110余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培养了23名博士研究生,27名硕士研究生。
柳克祥教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业绩。正是他的不懈努力,使吉林省心血管外科进入国内国际先进水平行列。此次获奖,表明了柳克祥教授高超的技艺和良好的医德得到了国内同行的高度认可,他和他身边的800万医者共同感受著名作家冰心的祝愿: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的香花弥漫,使穿枝扶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悲凉!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