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宏志 报道)据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54万人死于心搏骤停,每天约1500人死于心搏骤停,相当于每分钟就有1个人死于心搏骤停,其中80%的心搏骤停发生在医院以外。目前,我国院外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不足4.5%,而发达国家可达47.5%,这一现状亟待改变。为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增强群众的急救意识和急救能力,利用自身职业优势,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民革支部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党委的全力支持下,在尹永杰主委倡导及带领下,于2018年成立了吉林大学心肺复苏公益培训中心,中心有指导教师8名,分别为尹永杰、宋德彪、韩刚、孙宏志、耿力、宋莹、刘斌、颜文等民革党员。
经过自筹资金购买模拟人、建立心肺复苏公益网站、制作培训教材卡片及指导教师同质化培训等前期的精心准备,12月16日,培训中心走进长春大学,开展了以“让心脏多一分钟跳动、生命就多一分钟可能”为主题的心肺复苏公益培训活动。
在长春大学行政学院党委的支持下,学院组织了40名学生干部参加了第一期公益培训。会上,长春大学行政学院党委书记王聪对公益培训中心专家、指导教师进行了介绍,并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民革支部主委、我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尹永杰详细讲解国内外心肺复苏普及开展情况、我国的现状以及开展心肺复苏培训的意义;孙宏志副主任医师为学生们进行了心肺复苏理论知识的专题讲解后,为了让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学生们开始分组进行现场模拟操作,指导教师对每组学生进行手把手的教授,经过训练,大家从一开始的生疏,到逐渐掌握心肺复苏流程及标准操作,最终全体学员均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标准考核。
此次心肺复苏公益培训活动,为长春大学后期培训选出了1至2名的“种子”学员,以期达到让心肺复苏技能生根发芽的效果。此外,培训对提高我国民众心肺复苏普及难、效果差等问题,提供了有效地解决办法。我培训中心再接再厉,继续将此项公益培训活动进行下去,发扬“白求恩式精神”,为国民健康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