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振玮 报道)近日,我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尹永杰主任接到来自通化市中心医院呼吸科的紧急救助电话,一名56岁男性,因呼吸道病毒引发重症肺炎,从而呼吸衰竭,在高水平有创机械通气下,病情仍进行性加重,生命垂危,希望我院能够给予紧急的临床救治指导。尹永杰主任电话指导当地医生临床救治方案的同时向我院医务部报批,并启动了ECMO小组,决定在当地医院建立ECMO系统,辅以有创机械通气下,由我院ECMO小组人员将病人从通化市中心医院护送回我院重症医学科。ECMO小组成员医生田加坤、田振玮及护士王子在最短时间内迅速集结,携带ECMO相关设备,紧急赶往通化市中心医院。
ECMO小组到达当地医院后迅速完成相关操作程序,并在40分钟内完成管路预冲、超声血管定位、消毒、置管、连接管路、转机等操作。随着ECMO系统的运转,患者氧合状态迅速得到改善,呼吸频率下降,循环趋向平稳。按既定计划准备ECMO联合有创机械通气下启动转运程序。
当晚8:30准时启程,经3小时30分的转运,患者安全抵达我院重症医学科。在近6天全科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和精细照料下,患者病情逐渐好转,随后停用有创机械通气,过渡到清醒状态下的ECMO +无创机械通气的治疗模式,三天后停用ECMO辅助,又经过一个星期的治疗,患者最终痊愈出院。
ECMO是体外膜氧合的英文简称,其原理是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特殊材质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后,注入病人动脉或静脉系统,起到部分心肺替代作用,维持人体脏器组织氧合血供。由于ECMO的出现,使许多危重症的抢救成功率明显上升,如:各种原因引起心跳呼吸骤停;急性严重心功能、呼吸功能衰竭;高难度冠脉造影支架术的心脏辅助;各种严重威胁呼吸循环功能的疾病;酸碱电解质重度失衡、重症哮喘、溺水、冻伤、外伤、感染;长时间心肺替代等。
以往的重症肺炎病患ECMO运行时要求病人处于充分镇静、制动状态,易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风险,致病程迁延不愈。而此患者是在充分评估肺部病情后,在高水平有机械通气支持下,即早期拔管调整为清醒状态下行无创机械通气并治愈的。该项操作在国内极少数医院有尝试,在吉林省尚属首例。此次成功救治,为重症肺炎的治疗上提供了新的思路。
我院重症医学科ECMO小组2017年成立以来,已成功完成26例的ECMO治疗。其中2017年5例,2018年12例,2019年仅1月份就已达到9例,是东北三省开展ECMO例数最多的重症医学科。ECMO小组可独立完成高难度置管、运转、评估撤机及特殊情况下ECMO辅助下超远距离,多运输方式的重症病人安全转运,如2018年4月完成了东北三省首例固定翼飞机长航转运(机械通气+ECMO辅助下长春至广州的空中转运)。我院重症医学科在尹永杰主任的带领下,将继续勇于探索,积累经验,做好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