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紫微 报道)2019年12月27日,产科二疗区护理站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护士们看到她时,开始愣了一下,随后便认了出来,热情的围在她身边,回忆起当时的情景。
事情发生在2015年的7月2日,一位孕40周的女子独自一人来到产科。她身边没有家属的陪同,也没有证件,只交了两元的住院费。经过医护人员询问,才知道孕妇已经是4胎4产,瘢痕子宫,这一胎是巨大儿,来到医院时不规律腹痛已有6小时,随时有子宫破裂的可能。由于情况危急,产科滕红主任当机立断,紧急备血并与手术室沟通急诊行剖宫产术。
手术时,滕红主任发现子宫瘢痕处已完全破裂,多亏及时进行了开腹手术,再晚一秒,且不说这名女子的子宫能不能保住,她腹中的胎儿可能也会窒息而亡,不然后果不堪设想。产妇于11时59分诞下8斤多的女婴,滕红主任认真细致地为女子缝合修补了破裂的子宫并控制住了出血量。
术后的产妇躺在产科二疗区监护室的病床上,没有家属的照顾,也没钱补足剩余的医药费,甚至连吃饭都成了问题。产妇的丈夫在前不久车祸去世,母亲的身体也特别不好,现在一家人住在50块一个月的危房中……产科的医护人员看在眼里,默默地向她伸出援手:分娩室的护士把节省下来的护理垫送来给她用;监护室的护士就每天用自己的钱轮流给她买产后需要进食的小米粥和鸡蛋糕;可以正常吃饭后,产科医生还给她订餐吃一些营养高的食物补身体;她的孩子被送往新生儿科观察期间,新生儿科的护士们也是充当起临时“妈妈”的角色,除了每天常规的护理,还时刻关注孩子的奶粉和纸尿裤。住院11天期间,对于这对母女来说,医护人员不单单是她们的治疗者和护理者,更是她们至亲的人,为本来身处困境中的母女点亮了一缕生活的微光。
说起当年的这些,她满含泪水的双眼望着滕红主任,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以表当年的恩情,她激动地说:“滕红主任给了我一个活下去的希望,二院也为我减免了当初的全部医药费,你们都是我的恩人,你们的恩情我永远不会忘记”。此时,走廊里听到故事的其他家属都凑过来说:“太感人了,这就是救死扶伤啊!”
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写道:“凡大医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悲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孙思邈认为,医道为至精至微之事,作为一名医者,要“精”于高超的医术,“诚”于高尚的品行,同时具有慈悲同情之心和普救众生之仁。而人最难得的莫过于在拥有了强大的能力之后,还能保持一颗善良而谦和的内心,滕红主任如此,二院的医护人员亦如此。无数个日日夜夜,全体二院人始终如一的坚守,默默地为每一个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