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节,对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来说,注定是不同寻常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蔓延,给原本喜气祥和的春节笼罩了一层阴影。面对肆虐的病魔,科室全体医护人员临危受命,或逆行千里驰援武汉,或坚守长春稳定后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大爱无疆。
张捷作为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学科带头人,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2003年,张捷就作为医疗组组长,第一批带队进驻SARS病房抗击非典。在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从武汉大规模蔓延前,她就开始担任吉林省专家组组长,多次在吉林省各个医院主持会诊工作。
作为科室主任,张捷身先士卒,从疫情爆发开始没有一天休息,全身心地投入到应对疫情的工作中来。从安排科室和院里的工作,到着手建立发热门诊、感染病房,从除夕夜递交抗击疫情的请战书,到两批援鄂人员的选派……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张主任的细心安排。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抗击和防控突发疫情的过程中,体现了张捷主任平日对科室管理和团队建设的成效。更展现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卓越的职业素养和顽强的进取精神。
马忠森教授虽然已经退休,但在疫情来临的特殊时刻,他放弃了安逸的退休生活,主动参与到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斗中来。作为参加过抗击2003年非典的老专家,他同张捷主任一同作为省专家组组长指导会诊工作。同时面对社会上出现的各种谣言,马忠森教授用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战经验,以权威专家身份在网络平台辟谣,遏制社会的恐慌情绪的同时,也加强了对群众的防疫宣传教育。
董春玲是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在这次工作中,她负责主持发热门诊工作,那里是我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过程的先锋官。由于本次疫情症状不明显,且有较长潜伏期,所以肺炎感染患者早期的甄别和分诊至关重要,发热门诊成为本次疫情防控工作的主战场。为避免感染,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需要穿防护服工作,工作强度大,身体负荷重。董春玲没有一句怨言,带领团队恪尽职守,每天加班加点工作,全力奋战。在他们的持续努力下,确保感染患者的及时转诊救治,有效遏制了疫情在普通病房的扩散。
杨俊玲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副主任,她在2003年抗击非典时就是医疗队的成员,有着丰富防疫战疫的经验。在大年初一接到省委省政府支援武汉的号召后,作为党支部书记的她毅然报名,并作为吉林省医疗队队长带队出征。出发前,她带领队员庄严宣誓,誓将不遗余力为疫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王珂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副主任,她动员社会力量为科室赞助N95防护口罩,极大地缓解了防护医疗物资紧张的情况,有力保障了科室医护人员的自身安全。春节期间,王珂的母亲生病,但她依然坚守岗位,并积极报名参战,在简单的安顿了母亲之后,王珂教授也于2月2日带领我院8名队员出征,赴鄂驰援武汉。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其他医护人员也争先恐后报名援鄂,他们当中,有年幼孩子的父亲和母亲,有的还在千里之外老家过年,甚至还有赴美国探亲途中火速回援的急性子,更有紧急安顿了生病未痊愈的家人,就急忙奔赴前线的儿女……截至目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共组织两批医疗队共17人参加我院第一批和第二批援鄂医疗队,他们肩负着白衣的使命,遇到疫情勇往直前的家国情怀。
去留肝胆两昆仑,无论奔赴前线还是留守后方,都是光荣而伟大的。留在长春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很好地承担了科室的医疗工作,填补了赴鄂医疗队同事短暂离开留下的空白,充分保证了非常时期病人的救治和医疗安全。他们放弃了春节假期休息和出游计划,有的甚至已经在途听到消息后急忙折返;有的刚刚从外地出差回来,按照规范自我隔离,确认身体没有问题之后马上投入工作;有的临盆在即,还在家传达院里、科里的各类防疫通知……
正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这些平凡而伟大的医护人员,在2020年的春节,陪伴着彼此,度过了一个不平凡的春节。他们以救死扶伤的白求恩精神,以精湛过硬的知识技能,守卫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平安。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