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日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监护室护士长 孟小丽
今天是驰援武汉的第8天。除了繁重的工作之余,我每天最关心的就是在网络上搜索疫情的最新消息。作为驰援疫情一线的管理者,心态上正在从最初的情境化感受逐步向理性化管控转变,这即是我职责所在,也是“打胜仗”的需要,因为任何一项流程的贯通、职责的明确都会让战友们节省大量时间和体力去救治更多的患者。
我作为吉林省援鄂医疗队护理管理组秘书长,我的职责是排班、沟通、解困及战友的心理疏导,同时为组长提供管理支持。工作看似条理清晰,但做起来要非常的细致,很考验沟通协调能力。我不仅需要在每个天亮前完成合理的人岗匹配,还要解决近百人现场遇到的所有困难,这种工作强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都说心胸是委屈撑大的,能力是逆境中练就的,果真不假。这一周,我们整个管理组每天睡眠不超过5小时,延时吃饭时间超过3小时,微信沟通超百次,共解决了问题数十项,为二十多名护士做了心理疏导,梳理出微流程十多个,明确了职责近十项。
不过,成绩背后,是我对家人的愧疚。2月1日是儿子的8岁生日,今年的生日我却缺席了。吃饭之余,我视频问他的生日愿望,儿子却说“妈妈,我想你,只希望妈妈平安归来,到时候我给你买个大蛋糕。”那一刻,我的泪水决堤了。
我问战友:“你们怕死吗?”她们的回答是:“怎么能不怕!要知道我死了,孩子怎么办?家人怎么办?”这样的问题如果去问患者,想必会有同样的答案。那好吧,就通过我们一线管理者和一线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用最高效的运行方式去救活更多的人;用最理解战友的方式去疏导她们的压力;用最温暖的方式告诉自己,我在爱护着别人,别人也在爱护着我。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