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最牵动人心的城市就是武汉;这个春节,喊的最响亮的口号就是“武汉加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武汉,又借春运人员大量流动,疫情向全国蔓延。而作为疫情重灾区的武汉,由于疫情传染力较强,短时间内导致大量市民被感染,因此,医疗方面越来越力不从心。春节假期刚刚开始,一场紧张的驰援武汉的“战疫”就在“白衣战士”中迅速展开。
孙艳茹,29岁,是我院急诊病房的一名护士,2014年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于临床护理工作。在急诊病房的5年来,她虽然只是众多医务工作者中的一员,但她深爱着这个职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患者的赞扬和信赖,用真诚和爱心书写着平凡而又闪亮的人生。
出征
农历正月初二,当很多家庭还沉浸在春节喜庆团圆的欢乐气氛之中时,得知我院将派医护人员支援武汉,孙艳茹主动请命奔赴一线。她想,这是医务工作者的职责使命,是每个医护人员没有任何迟疑的选择。如其所愿,她成为吉林省第一批驰援武汉“白衣战士”中的一员,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同时又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下定决心一定要出色的完成任务,不辜负院领导和同事们的殷切希望,不辱使命,展现吉林医护工作者的风采。
初二上午,医院对首批援鄂医疗队进行了培训,特别是对日常饮食、穿脱防护服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嘱托援鄂医疗队要保证好自身的安全;会上队员们进行了庄严宣誓,“恪尽职守,绝不退缩,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誓词让孙艳茹热血沸腾。疫情紧迫,出征在即,她没有时间回家收拾行囊,是院里为队员们准备了各种物资和生活用品。看着整齐的箱包和齐备的物资,孙艳茹的心里涌上一股暖流,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院领导满满的关怀、满满的爱……
晚六点五十分,我省援鄂医疗队的专机从龙嘉机场起飞。窗外,暮色四起,华灯初上,孙艳茹闭上双眼准备休息一下,但思绪又把她拉回到她们的小家。没有过多时间与老公告别,她看出了他的担心和不舍,“家里有我呢,你安心工作吧,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平安归来!”老公临别的嘱托给了她莫大的支持。而此时的她想到,老公是不是正满头大汗的哄着刚满18月的女儿。女儿从出生就没离开过她,会不会正哭喊着找妈妈?“孩子,武汉病了,妈妈和叔叔阿姨们去给她治病,治好病很快就会回来。”孙艳茹心里对女儿说道,想到这儿她瞬间泪目了。
参战
经过四个小时的飞行,飞机抵达武汉。
这是孙艳茹第一次踏上这座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英雄城市。曾经想去游览闻名天下的黄鹤楼,想去欣赏武大的樱花,但这次肯定不能成行了。去宾馆的路上,她看着车窗外空旷的街道,车辆稀少,武汉真的病了。援鄂医疗队员被安排到宾馆住下,而与宾馆仅一街之隔的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将是她们未来的战场。
到达武汉后,援鄂医疗队就参与了严格的防护培训。医护人员在宾馆的走廊里反复练习穿脱防护服。在练习的过程中,受过专业培训的老师随时指导着她们,队员们相互学习和交流,反复确认细节。穿一次防护服就需要15-20分钟,虽然很辛苦,但她们知道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保护他人。在这个战场上,不容有丝毫的马虎大意,她们这些白衣战士更不能倒下!
第一次走进隔离病房之前,孙艳茹心中充满了期待。她被安排在14:30到20:30的下午班,为了能够顺利的和上一个班次交接,她和战友们13:20就从宾馆出发了,十分钟后就进入了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医务人员专用通道,整个楼层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她们必须穿好防护用具才能进入病区,在进入病区的那一刻,她想,这就是战场了,她将在这里进行战斗。
这种“全副武装”的穿着,也是孙艳茹参加工作以来的第一次,真像是走进了桑拿房,闷热得让人透不过气来,浑身像被束缚了一样,但没有多余的时间去考虑这些,马上进入工作状态:给患者测量体温,测量血氧饱和度,按照规定的时间测量血糖……由于疫病传染的特殊性,病房内没有家属,平常患者家属或护工干的活,都由医护人员包了,照顾患者的生活起居:给患者端水、送饭、翻身,甚至处理大小便……
值班结束后,孙艳茹要和下一班的护士进行交接,又花去了半个多小时,这才脱下防护服。为了节省医用物资,整整将近八个小时医护人员没喝过一滴水,没去过一趟厕所。从重症监护室脱下防护装备出来,她大口地呼吸,仿佛已经憋了半个世纪突然获得了氧气一样。她瘫坐在椅子上,不想吃饭、不想说话,更不想照镜子,因为明明进来的时候还29岁,出去怎么就变成59岁,恍如隔世。
希望
歌德说过,“对一切事物,希望总比绝望好”。希望是一座黑夜里的灯塔,给航船指引着前进的方向。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他们中有很多人对生活感到沮丧,在医疗上帮助他们驱除病患的同时,用希望的火花点亮患者陷入黯淡的生活,可以激发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一天下午,孙艳茹给一位患者阿姨采血,阿姨情绪有些急躁地对她说,血管不好找都被扎成蜂窝了!态度和行为均不配合采血。艳茹耐心地解释说,采血是一项重要的检查,医生要根据结果调整用药,阿姨恢复快,就能健健康康尽早地去跳广场舞了。说起广场舞,阿姨眼前一亮,说自己曾是小区广场的领舞。说罢,乖乖地伸出胳膊让艳茹顺利地采了血。采血后,阿姨看了眼她的防护服胸前写着的 “小太阳”——同事们平时喊孙艳茹的网名(由于“全副武装”,为方便认出各自,她们在防护服上标注了名字)。“你叫小太阳?名字好暖心呵。”阿姨脸上现出了微笑,孙艳茹心里一热,一攥拳头:“阿姨,我们一起加油!康复后好去跳广场舞!”
有希望真好!患者怀有希望,会有信心战胜疾病;医务工作者怀有希望,会早日战胜疫情。抗“疫”有我,砥砺前行,孙艳茹相信,战胜新冠病毒的希望就在不远的前方!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