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专题之不畏前行】战地故事(六) |用自创工作手语诠释爱和温暖
  • 发布时间:2020-02-12
  • 点击数:
  • 作者:administrator

今天是我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到达武汉的第6天,经过紧张的培训,队员们以最快的速度进入角色,目前已经全员投入到这场抗疫阻击战中。

第三批援鄂医疗队接管了一个疗区,短短6个小时,便收治满床。据了解,我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是由两名管理专家、30名医生、100名护理人员组成。陌生的环境,厚重且密不透风的防护品,不是特别熟悉的组员……这些都是需要医疗队快速适应和磨合的。

为了完成好此次工作,护理团队共分为六大组。崔丹护士长是护理组第四组的组长,她要带领着组员在第四个班次进入病房。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她将前几组战友反映的突出问题都记在了本儿上。比如:医护人员穿戴着厚重的防护物品,一旦说话太多,就会产生严重的憋闷感,时间一长,容易发生缺氧等问题;病房走廊通风系统的响声很大,大家在工作沟通时,需要大声喊着说对方才能听清楚,这对体力的消耗非常大;医护人员在岗时,需要长时间佩戴护目镜,语言的交流会使护目镜起雾,长时间会导致视线模糊不清,影响正常工作……

看似不相关的几个问题却有着惊人的相似!崔丹从中找出了几个问题的共性所在——少用语言、减少交流一定会有利于前线工作的顺利进行。

怎么办?面对疫情、面对重患,在护理的工作中不进行交流是不可能的。平时就爱琢磨、善于总结的崔丹突然想到“肢体”,用肢体代替语言,用动作代替交流,一定会破解这个问题。她兴奋的叫来全组人员,把自己的想法第一时间和她们分享,没一会儿,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研究出了自创的五组手语,并决定在第一个班次时“测试”一下效果。

轮到崔丹的第四组进病房了,她们带着特别的“语言”走进了医院的疗区。四个小时的工作时间,走廊是相对安静的,除了医护人员匆忙的脚步声、监视器的提示声、通风设备的响声之外,少了医护人员的交流声……

崔丹表示,在前线,我们大家每天都精神饱满,希望用最佳的状态参与到这场斗争中。自创手语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手势1:你现在好吗?手势2:我很好!手势3:我有些不舒服。手势4:我有点缺氧。手势5:我有事情要说……以后我们可能还会根据工作的内容再继续增加手势,也希望通过这个小创意,对其他的前线医务工作者有所帮助。

    这五种手势,诠释了她们最深情的爱。有了自创手势的交流,我院援鄂医疗队将更好的保存体力,增加工作效率,将自己的所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她们把更多更温暖的语言留给了患者,用肢体语言随时与队友沟通,掌握彼此的身体状态,她们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都凝聚着驰援武汉的必胜决心!

 

返回列表
  • 暂无资料
亚泰院区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亚泰大街4026号
预约电话:0431-81136555
用药咨询电话:0431-81138268
医保咨询电话:0431-81136122
正常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2:00-5:00。
周六、周日和节假日门诊正常开诊。
自强院区
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2:00-5:0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自强街218号
预约电话:0431-81136555
青年院区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青荫路708号
预约电话:0431-81136555
  • 官方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就诊指南 联系我们意见建议

Copyright  2023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吉ICP备05002610号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医创科技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