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0日 第三批医疗队队员、肝胆外科护士 李桥
来到武汉的第三天。经过两天紧张的感控防护培训,今天是我第一次上岗,进入疗区,走进这个充满爱的地方。
早晨七点半从住处出发。我们的工作地点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区。这里是武汉市专门收治新冠病毒肺炎重症患者的院区,我的心里多少有些紧张和忐忑。刚从车上下来,就看到我院第一批支援武汉医疗队的王艳军老师和其他的同事们,他们已经在这坚守了半个多月。来到这里之后,王老师就通过电话和我分享了她的经验,还嘱咐了一些注意事项,这让我更加有信心地投入战斗。
我们彼此相见,眼中都泛着泪花,老师瘦了。因为是刚刚下班,我们不能拥抱,只能站在那里相望,我的心里五味杂陈,眼泪再也控制不住了。我一直告诉自己,不要轻易流泪,这是软弱的表现,我是共产党员,是医护工作者,我是最坚强的!但是在他乡看到亲人,看到他们疲惫的身影,我最终还是没有忍住。王艳军老师在安全的距离外,对我一遍遍嘱咐,我一直流着泪点着头,因为,我看到她眼中不只是泪水,更多的是对我的肯定。老师您放心,我一定保护好自己,我有信心完成任务,疫情过后我们一起平安的回家!
带着这份信念,我来到了呼吸科疗区,换好厚重的防护服,经过多重区域我们进入了病房。今天凌晨开始,四个小时的时间,我的同事们就收治了50名患者,满床状态,就这样,紧张而忙碌的工作开始了。采血、输液……各种处置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带着护目镜,三层手套这些防护用品的我们为血管条件不好的患者穿刺真是一项对技术层面巨大的挑战。好在来之前,张学文院长帮我们想到了护目镜防雾的好办法,让我们在进行护理操作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疗区50张床,50个患者,充实紧张忙碌的一个班就这样过去了。进入工作状态的我,没有时间坐一下,一心想着护理病人,直到清晨下班,脱下防护服,拖着疲惫的身躯坐在椅子上时,才感觉到整个腰部和腿部的僵硬。看到下一班的医护人员又满腔热忱的开始工作,我很荣幸在这特殊的时间里,来到武汉,来到了新冠肺炎病人的身边。我相信疫情会很快结束的,那一天一定不远了!为中国加油,为武汉加油,吉大二院最棒!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