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9日 第三批医疗队队员、康复医学科护士 李晓娇
今天是我来到武汉的第三天,按照原计划,上午由国家感控专家进行培训、由两位护士长讲解中法新城院区的隔离病房情况。下午进行穿脱防护服的考核,一个人不合格全组都需要重新练习。这样“苛刻”的要求,也是让我们做到“不打无准备之仗”。只有在思想和行为上都高度重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才能赢。在这场硬仗中,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二院的每一位同事都是我坚强的后盾。科里两位“家长”几乎每天都会打电话、发信息,询问武汉这边的情况,告诉我家里的事情,让我不要挂念。有他们在,我放心!
今天是2020年2月9日,农历正月十六,今天也是我的生日,一个特殊又难忘的生日。下午突然接到上级的通知,让我们夜里就开始收治患者,原计划下午的考核也取消了。第一组接到命令紧急出发,我们第二组在酒店待命,随时准备着。就是在这么紧急的情况下,韩护士长还是组织我们组的每一位战友,在各自的房间内,探出头,为我唱了一首难忘的生日歌。第二小组中有我昔日的学姐、有我共事多年的同事,还有很多朋友,但更多的是第一次见面的战友。跟你们一起战斗,我不觉得孤单,有的只是安心和踏实。
半夜11点多,我们接到命令,准时出发!本打算上车后,在车上小憩一会儿,但戴着N95口罩,本身有些气血不足的我,只要一闭眼眯一会儿,就会觉得呼吸困难,索性就不睡了。看着大武汉的夜景,想着如果这次阻击战结束了,我有机会也来看看武汉大学的樱花。但心中更多的是对未知的恐惧,对自己是否能够胜任穿着厚重防护服工作的担忧,以及第一次面对患者如何沟通的问题。心中的困惑,使我困意全无了。大约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中法院区,在我们下车的时候,司机大哥还对我们说“谢谢你们的到来”。说实话,到武汉的这几天,无论是在机场,还是在酒店,武汉人民都对我们的到来表示了最真挚的感谢。其实,他们也是这场战役的英雄,与我们一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守护家园。
在凌晨1点30分的时候,我们穿好防护服进入病房。战友们打量着四周,紧绷的神经忘记了这是凌晨的病房。进入病房,我们首先与上一组进行交接班。在短短几个小时内,上一组已经收满了病房的一半。这次交接工作,跟以前在病房不大一样,我们这一小组,被分成了四个小队,每一个小队两名护士,我跟放疗科的护士罗京分到了第3小队,负责四个病房12名患者的护理工作。不大一会儿,陆续有患者开始入院了,我们便开始给患者测量生命体征,进行护理评估。恐惧与担忧在忙碌中不见了踪影。在厚重的防护服下,简单的护理工作也变得笨拙起来。在几层防护口罩的阻挡下,呼吸也不再那么顺畅。防护眼罩内侧不时会有水滴落下,上面的水珠使得护理工作变得困难重重。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提前收满了床位。在脱去防护服的那一刻,换上普通外科口罩的一刹那,整个人都觉得轻松了不少。回到酒店,已经早晨7点45分。
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却遇上了这样一场疫情防控战,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希望这场战役能早日结束!我们也好早日凯旋回家!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