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及时部署和坚强领导下,一场与新型冠状病毒的战“疫”正式打响,全国医护工作者结束假期全部返岗,纷纷开展抗疫部署和驰援武汉的战“疫”行动。而王艳军作为其中的一员,首当其冲投入到这场战争中来,用自己的行动守卫人民的健康。
王艳军是我院护理部的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中华护理学会呼吸专委会委员。作为一名常年战斗在呼吸科的“老兵”,疫情面前,她从容应战。用自己十几年的护理经验和斐然的工作能力为抗疫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马当先,首批迎战
大年初一,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接到吉林省卫健委关于组建支援武汉医疗队出征湖北的通知。有着17年呼吸科护理经验的老护士长王艳军毅然决然的递交了请战书,她说:“这是‘呼吸人’的使命,不是冲动,这个时候就应该勇敢的挑起这个担子”。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位白衣天使迅速变身为白衣战士,怀着一颗大爱之心,积极响应号召,奋勇奔赴武汉的抗“疫”前线。她是领导眼中万事放心、心思缜密的“艳军”;她是学生心中博学多识、温柔可亲的“王老师”;她是同事身边寻求帮助、心情倾诉的“王姐”;她是高龄老人膝下细致孝顺的女儿和儿媳;她是丈夫眼中善解人意、美丽大方的爱妻;她是儿子心中最敬佩的英雄妈妈。
冲锋陷阵,无所畏惧
大年初二,王艳军护士长作为护理组组长随吉林省首批支援武汉医疗队出发飞往武汉,与吉林省的同道们一同支援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救治重症新冠肺炎病人。她不仅负责全队人员的物资管理工作,还要带领护理小组排班、梳理工作流程。从刚到武汉时的忐忑心情,到现在工作的井然有序,她付出了比队员更多的辛苦,为了避免聚集开会,虽然彼此只隔了一道墙,但为了减少互相感染的机会,她还是选择微信开会;她经常警示大家,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救治他人。就是在这样反复的叮咛和嘱咐中,队员们很快进入了工作状态。
无微不至,事必躬行
王艳军护士长清楚地知道眼前这是一场硬仗,她坚信狭路相逢勇者胜,勇者相逢智者胜,智者相逢韧者胜的道理。在安顿好每一位勇士的寝居后,她自己跟护士一样到病房值班,全面梳理着护理工作。凭借多年的管理经验,从队伍架构建设到人员搭配排班、从个人防护到每班次护理流程、从医院工作到驻地寝居的防护等方方面面,事无巨细的与同行的护理管理者们梳理和研讨,制定出了一套战地工作流程和制度。在这里王护士长最担心的就是大家穿脱防护服的流程,如果不能正确的穿脱,会给大家带来极大的危险,为此她主动承担了给队员们培训防护服的任务。在收治患者前的短短十几个小时内,她给同志们进行了最实用的现场培训,为大家提供了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帮助。由于疫情严峻,来不及太多的准备,队员们很快就投入到了一线的“战斗”中。从医院回到驻地虽然只有37米,这短短的37米距离是她与大自然接触的唯一距离,但是从去抗疫那天到现在,她从未注意到路的两旁有什么,绿化带里种的是什么。在她心中除了发放物资、做制度、排班,还牵挂着我们每一位护理姐妹的身心安全。除了工作时间手机不能带进疗区,其它时候她都会把手机握在手里,即便是在夜里,她也会把手机放在枕边,铃声调到最大,生怕有队员的信息没有及时回复,有领导的指示没有及时传达。有忙的时候家人打电话问候,她都说:“我回复队员信息,过一会儿打给你。”结果有时时间太晚了,有时累的睡着了,也就错过了和家人的沟通问候。只要她一有时间就给队员发微信,问她们怎么样?有没有吃饭?有没有不舒服?像一位絮叨的母亲,反反复复的叮嘱队员们要好好吃饭、注意防护、脱隔离衣一定要小心,保证安全!她总是在微信里跟队员们说:“虽然工作的时候看不到彼此的脸,休息的时候也是独自一人,不能面对面的交流,不能互相拥抱,但我们内心却是始终交织在一起,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有着共同的目标——打胜仗,零感染!”她早已在自己内心打下了“把队员毫发无损地带回家”的烙印。院里去武汉送物资,问她还需要什么,她说武汉还是很冷的,东北人不适应武汉没有暖气的冬天,她的队员们都没有秋衣,如果方便,给队员们带秋衣秋裤吧,这就是永远都想着别人的王姐,妈妈式的护士长。
大爱无疆,悄洒心田
爱,有时是轰轰烈烈,正如她高声喊出“面对疫情,听从指挥,积极应对,全力以赴,恪尽职守,绝不退缩,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不遗余力,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的铮铮誓言。爱,有时是温润无声的,是她心间并不是“不害怕”而是“我愿意”的细腻柔情;是她为开展工作,保证队伍零感染连续奋战三天三夜梳理形成的那些工作流程;是她关心战友,为胃口不好的队员凌晨两点下班门口准备好的那碗热腾腾的泡面……爱有时无法用最美的语言诠释,也许正是她身体力行展露着的南丁格尔精神;也许正是她笃实举动彰显着的医者仁心;也许正是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昂扬斗志,让我们每一个人不畏惧、不退缩、全力以赴、不辱使命、逆向而行!划破新型冠状病毒的阴霾,让爱的光照进全国人民的心间。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