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1日 第三批医疗队队员、骨科诊疗中心关节外科护士 高玲
今天,是我即将迎来首次进入病区工作,进入一线战斗的第一天。
凌晨2点27分,我们小组组长准时的给我们每个人发消息,叫我们起床,督促大家做好洗漱和整理工作。3点30分我们集体坐上大巴,准备迎接我们来到武汉工作的第一个班次,既紧张又有些小激动。街道旁的路灯引领着我们的车前行,皎洁的月亮挂在天空上,发出柔美的光,车外无人的街道和远处漆黑的楼房,只有发动机的响声和我的心跳声充斥在耳旁……真是感慨万分,马上就要进入病房了,无数次的演练终于迎来了这一天。工作累不累?紧不紧?……其实我最害怕的还是语言差异带来的沟通不畅。不知不觉中,我们抵达了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走进了医护通道,迈进一扇扇白色的大门,在这个凌晨,我们正式开始了工作。大家相互在防护服上写上二院和名字,相互加油。
在一线,我们既要努力记住患者的名字,也要克服两地的口音差异。我们在早上要提醒患者吃口服药,无法全部记住患者的名字,只得一遍遍喊着。有时候因为方言问题,一个事情要说上很多遍。病房中间床位带口罩的大娘笑着说:“我知道他们都叫什么,我指给你是哪个病床。”我疑惑的看着她,她笑着说:“这屋都是我家人,左边女儿右边儿子,我隔壁是她爷爷奶奶。”我看着眼睛里流露着笑意的大娘说:“原来你们是一家人啊。”她一边吃着药一边说:“嗯,我们是一家的,在这里你想家了就把我们当成你家人看。你们是英雄,你们的家人也是英雄。我是第一次听东北人说东北话,你们的语言很好听。”我愣了一下,笑着说:“谢谢,你们也是英雄,我也会努力克服语言障碍更好地为大家服务。”不知不觉地,我的心情放松了很多。出了病房跟同事分享大娘的话,大家相视一笑,我们相信,她们很快就会好起来了。
在这场战争前,习俗和语言的差异都不是我们根连根的障碍。大娘的笑容和对我们信任的态度,让我相信,这场战疫我们一定会赢,战疫胜利在望!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