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9日 首批医疗队队员、重症医学科护士 赵杰
时间过得可真快,转眼间我们第一批支援武汉医疗队队员来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与新冠肺炎病毒已经搏斗了25天。这段时间里,有很多事情感动着我,也有很多人在默默地支持着我、激励着我,这些都是我永往直前的动力源泉。
过年期间,家家户户还都沉浸在阖家欢乐的气氛之中。出于职业的敏感,我时刻关注着武汉和全国的疫情变化,心里在想:如果疫情严重了,需要我去,我就一定要去,但得先给家里人打个“预防针”。我就和儿子说:“宝宝,如果有个叫新冠病毒的坏蛋来打咱们,咱们怎么办啊?”儿子说:“妈妈你就去打它。”我说:“那你想我怎么办?”儿子说:“没事,妈妈去打坏蛋,等坏蛋打跑了,妈妈就能陪我玩儿了。”看着他稚嫩的小样儿,我哽咽了。把他抱在怀里,亲着他的小脸蛋,真不希望和他分别。
大年初一接到去武汉抗击疫情的报名消息后,我直接报了名。我的爱人是非常支持我的,帮我瞒着父母,说我最近科里要加班,不能回去陪她们了。妈妈爸爸说:“工作要紧,你们科室患者多,去吧,自己注意安全就行,别太累。啥时候回来,提前打个电话,给你做好吃的。”就这样收拾好必备物品,来到院里集合,看见了很多同事都在。院长在出发前告诉我们:“院里就是你们的大后方,家里有任何困难要告诉院里,在前方一定要注意防护!要安全回来!”很多同事也放弃了休息时间来给我们送行。那个场面令人热泪盈眶。
来到武汉后,加紧练习个人防护,每个人都非常认真。我们科刘德新副主任每穿脱一遍防护服都汗流浃背,看着真心疼。刘主任告诉我们:“这个事是大事,你们一定要对自己严要求。我们是来抗击疫情的,不能给咱们集体和当地医院添乱。”感控组孙丽萍老师的团队是我们安全防护的另一道屏障,她们工作起来一丝不苟。在孙老师团队的精细管理下,在每一位队员的自觉配合下,截至目前,我们来到这里的医务人员零感染。
领队和中法新城院区领导对接后,我们很快就投入一线进入临床工作。本着“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吉林医疗队在杨俊玲主任的带领下,很快就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方案,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患者开始陆续康复出院。我院护理团队在王艳军护士长及孟晓丽护士长的带领下,针对每一位新冠肺炎的患者都给予了最优质的护理服务。因为一些年龄大的患者说的方言我们听不懂,我们就学方言、写纸板、通过手势等多种方法与患者沟通。患者每多吃一口米饭、每一个微笑、每一个点赞的手势,都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虽然穿着防护服,但我们一定会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将我们的爱心传递出来。每一个护目镜后的眼神都闪烁着爱的目光、每一个手势都是在给他们战胜疫情的力量。看到危重的患者康复出院,我们激动的热泪盈眶。
在驻地的日常生活中,王艳军老师这位暖心的姐姐为我们做了好多好多后勤的保障工作。印象最深刻的是来武汉的第一场大雪,王老师顶着大风雪来回跑了两趟同济医院,给队员送药。看她回来时冻得瑟瑟发抖的身体,我们偷偷的流出了泪水。孟晓丽护士长也是每天都关心着队员的身体和心理,有队员身体不舒服,她就会冲到前面来,替队员上班。正是因为这样一支有爱的团队,让我们一路相互扶持,坚定的继续走在抗疫之路上。
院里的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仍然牵挂着我们。他们通过电话、视频、微信等多种方式关心着我们前线姐妹的身体和心里状态,也关心着我们后方的家属。知道这里气温低我们用不了空调,就给我们备了保暖内衣,购置了电热毯等等,想我们之所想。殷艳玲副院长,也是我们的大姐姐。她带领着护理部的各位姐姐给我们的护理团队起的名字叫“太阳队”。我们的队训是:照亮自己,温暖他人。我们的目标是打胜仗,零感染!这一切都鼓励着我们勇敢前行!
在院领导的组织安排下,两辆满载物资的大车,载着二院人满满的爱意向我们奔来。我们勇敢的司机师傅,顶着大雪,一路飞驰2100公里,将物资从东北运到武汉,这种二院人血浓于水的亲情让我们感动不已。
感动的事情太多太多,感动的瞬间每刻都闪着光。你们的爱在路上,在一辆辆运输车里,在一件件运往前线的包裹里,物资上支援着我们,心理上支撑着我们!请各位领导放心,请各位亲人放心,我们一定秉承白求恩精神,发扬南丁格尔护理理念,展现吉大二院人的风采,凯旋而归!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