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武汉”专题之不畏前行】战地家书(十三) | 疫情当前,用勇气和行动浇灌祖国未来之花
  • 发布时间:2020-02-24
  • 点击数:
  • 作者:administrator

【编者按:孟广平是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一名青年医生。在本次驰援武汉抗击疫情行动中,她跟随我院第三批医疗队奔赴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参加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她支援一线的勇气深深地影响了朋友家儿子,还是一名小学生的笑笑。在笑笑的心中,孟阿姨是一位白衣勇士,她为拥有这样的阿姨感到骄傲和自豪。在一线,孟广平用精湛的医术帮助着每一位患者,而在给笑笑的回信中,她用每一个字向笑笑传达了战胜疫情的信念与决心。她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为祖国未来之花树立了榜样。】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IMGL7948.jpg

写给孟阿姨的信

亲爱的孟阿姨:

您好!

我是笑笑,得知您昨天下午已经奔赴疫情重灾区武汉的时候,我十分心疼!心里也十分骄傲!因为有这样勇敢的阿姨,就在我身边,是我的榜样。

我心疼您!心疼您是否平安?

我希望您能平平安安地去,平平安安地回。在那里,您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多吃饭,多注意身体,心里不用惦念家人,惦念朋友。我听说,您到了武汉,除了到达后报了个平安,就再没有时间和家里联系,家里也不方便和您联系了。

孟阿姨,您要相信,家里所有人,在家隔离,保持健康,一切安好!

我心疼您,心疼您才两岁小女儿想妈妈!

孟阿姨,我心疼您的女儿小陶陶,她才两岁呀!我从未想过,我妈妈长时间不和我在一起,我会怎样?也不敢想象。何况比我小七岁的陶陶妹妹?

孟阿姨,您舍弃小女儿去奔赴武汉,这只能说您太优秀!

可能小陶陶爸爸的照顾不一定比您细心,比您有方法,毕竟两岁的孩子,每天要喝奶粉,还有很多不能自理的事情,而且现在大家都在隔离,别人也不方便去照顾她。但你要相信,妹妹也会勇敢坚强。相信等您回来的时候,陶陶小妹妹又学习了新的本领,有了更好地成长!

我担心您,但担心中也有骄傲。

因为您的优秀,因为您的大爱,才被派到前线,就像我刚背的陆游诗“位卑不敢忘忧国”,所以我们为您骄傲。您能直接去帮助需要的病人,您能直接抗击病毒!您是最美的逆行者,是我们心中的大英雄!

此致!

敬礼!

愿您平安归来的笑笑

2020年2月8日  

给笑笑的回信

亲爱的笑笑:

你好!

此刻,阿姨刚刚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驰援武汉吉林省医疗队的定点宾馆。今天,阿姨所在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又有很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治愈康复出院了。而阿姨和同事们一起负责的B9东疗区的47位重症患者的病情也正在好转中,阿姨和同事们都感到非常的高兴和欣慰!

前些天收到你的来信时,阿姨刚刚到达武汉,因为必须马上投入到紧张的援助救治中,每天都在争分夺秒的与新冠病毒抗争,所以没能及时给你回信。读完你的来信,阿姨感动的热泪盈眶。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武汉人和吉林人都是中国人,都是我们的同胞兄弟,武汉的兄弟姐妹们病了,不论相隔多远,我们都要尽最大的努力去救治和帮助。这是阿姨作为一名医生的本职工作。只是没有想到,阿姨做得这件小事,让你这般的记挂和惦念。你让阿姨感到了浓浓的家乡温暖和身为医者的光荣!

从2020年2月7日,阿姨与吉林省第六批医疗队一起来到武汉后,首先接受的一项工作就是上岗前的培训。时间紧任务重,医疗队的叔叔阿姨们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各种操作和防护培训,且必须准确无误,因为这绝不仅仅是多穿几件衣服那么简单的事。在武汉的日子里,每天防护服的穿脱是叔叔阿姨们整个工作的重中之重:口罩、帽子、手套、鞋套、防护服、隔离衣、防护眼镜和防护面屏……每一样都要严格按照穿脱顺序操作。为了让身边的同事知道彼此是谁,方便快速开展各项工作,叔叔阿姨们在隔离衣前后两面都会写上自己的名字,还会画上图案,彼此加油鼓励。每次穿戴完毕都会有一种被包裹的窒息感,笨重的就像一只胖“企鹅”。但是在救治病人过程中,叔叔阿姨们又必须快速变身成一只反应迅速且灵活的“啄木鸟”。

很快,阿姨和同事们一起进入了B9东疗区开始了与新冠病毒“小怪兽”的正面交锋。在这个疗区,叔叔阿姨们每天要负责每一位重症患者的日常治疗。他们中有年过八旬的老人,也有年仅23岁的年轻人。面对病痛,有的人焦虑、紧张甚至恐慌,阿姨每天除了为他们治疗外,还要经常和他们聊天、安抚、开解他们的情绪。下班后脱掉防护时,阿姨的脸上也常常会勒出防护印记。开始时,阿姨和同事们还会因为脸上的印记彼此开玩笑,但是往往是笑着笑着就哭了。有一次阿姨与陶陶爸爸开玩笑,将脸上留有印记的照片发给了陶陶爸爸,后来不巧被陶陶发现了,看到那张照片时,陶陶吓得大哭了起来,边哭边问:“妈妈,是不是受伤了?脸疼不疼?病毒小怪兽怎么这样欺负我的妈妈,我讨厌它!”后来在陶陶爸爸耐心讲解下陶陶明白了阿姨脸上“印记”的由来,一边擦眼泪一边伸出小手抚摸着手机屏幕懂事地说:“我帮妈妈揉揉吧。”

每天的日子过得紧张且忙碌。但是阿姨在这里无时无刻不感受着爱与被爱的温暖。还记得阿姨刚到武汉时,遇到了一位老奶奶患者,老人家说的方言阿姨听不太懂,询问病情的时候一句话问了好几遍。为了尽快弄清楚老奶奶的情况,阿姨想走到老奶奶身边仔细检查一下,但让阿姨没有想到是,当阿姨走过去时,老奶奶先是向后躲了一下,紧接着马上戴好了自己的口罩。阿姨知道,老奶奶这是为了保护阿姨,为了尽量减少把病毒传染给阿姨的机会。阿姨为老奶奶检查完身体,将要离开时,老奶奶对阿姨说:“谢谢你!姑娘。谢谢你给阿姨治病。”这是阿姨唯独没有问第二次就听清楚的话。老奶奶用她的方式小心翼翼地爱护着为她治疗的医生。那一刻阿姨在感动之余,便下定了决心,再苦再累都要把这些病人尽快治愈,让大家早日回家与亲人团聚。

前段时间,武汉下雪了。雪后的武汉银装素裹,像极了我们的家乡长春。但和家里比,武汉更加湿冷一些。医疗队的叔叔阿姨们住惯了北方暖气房,都不是很适应这里的低温,也吃不惯当地的饭菜。但是很快,后方的领导们就从家乡紧急调拨了一批保暖物资,阿姨很快领到了电热毯和热宝等取暖设备。同时,单位领导考虑到我们的饮食习惯,还从家乡调运了东北大米。吃到家乡大米的那一餐,阿姨是含着眼泪咽下的第一口,那是家的味道,感觉吃到嘴里都是甜甜的,心里暖暖的。

这些天来,不论是当地的患者,还是后方的领导、家人,都在用各自的方式关爱着一线的医护人员。这也让阿姨深深地体会到了“人间,值得”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也正因如此,阿姨和身边的同事们每天都在拼尽全力救治每位患者,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鼓励、爱护他们,让他们也能真切地感受到“人间,值得”。所以,阿姨要告诉你,处处充满爱的人间,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健康的、认真的活着,去努力拥抱和感受每一个美好的日子。因为,有大爱在人间!

还有你一直惦记的阿姨的家人,他们都非常支持阿姨的工作。特别是你的陶陶妹妹这段时间,没有妈妈的陪伴,很乖也很听话。还记得离开长春那天,陶陶曾问阿姨:“妈妈你干什么去呀?”我说:“妈妈去武汉打小怪兽,等到打败了小怪兽妈妈就回来了!”这段时间陶陶在家里由爸爸细心照顾着,陶陶爸爸也快速学会了做饭、做家务,照顾起陶陶来也不再像开始时那么样的笨拙了。陶陶想我的时候会给我留言:“妈妈去打病毒了,病毒消灭了,妈妈就回家了,我不出去玩,我乖乖在家,外面有病毒。”

还有陶陶的姥爷一直有每天和阿姨通电话的习惯。因为自从陶陶的姥姥去世后,老家就只剩下陶陶姥爷一个人了。所以一直以来,阿姨每天早晚都要打一个电话给陶陶姥爷,问候一下他身体的情况。但阿姨来到武汉后一直特别忙,刚到武汉时,前两天忙的没有给陶陶姥爷打电话。第三天陶陶姥爷把电话打过来时,先是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对阿姨说:“你是不是现在在武汉啊?”阿姨还没来得及过多解释,陶陶姥爷紧接着说:“把工作干好,一定要按照国家的要求完成工作,一切行动听指挥!做好防护,平安回家!”然后便匆匆挂断了电话,生怕多耽误一分钟都会影响到阿姨工作。阿姨知道陶陶姥爷也非常担心阿姨,但是他知道不能给自己的孩子拖后腿,国家有难,他能做的就是默默支持自己的女儿,用所学的医术去治病救人、报效国家。每当想到这些家人对阿姨工作的理解和支持,阿姨就感到特别的踏实,但也有一些亏欠。不过,等到新冠病毒这个“小怪兽”被叔叔阿姨们打败了,阿姨一定平安回家,加倍补偿这份支持和理解。

最后,阿姨想告诉笑笑的是,阿姨在武汉一切都好!在全国各地医护叔叔阿姨们的共同努力下,新冠病毒这个“小怪兽”很快就会被我们打败。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武汉的春天,中国的春天,正在向我们走来!梁启超曾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阿姨希望你及你的同龄人们,也就是每一位小小少年们,经历了这场疫情后,能够变得更加坚强、勇敢;经历了连日来全民居家隔离后,能懂得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力量!今后,希望你们能够好好学习、茁壮成长,长大后能为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最后阿姨祝笑笑成长快乐、学习进步!

爱你的孟阿姨

2020年2月20日

 

返回列表
  • 暂无资料
亚泰院区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亚泰大街4026号
预约电话:0431-81136555
用药咨询电话:0431-81138268
医保咨询电话:0431-81136122
正常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2:00-5:00。
周六、周日和节假日门诊正常开诊。
自强院区
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2:00-5:0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自强街218号
预约电话:0431-81136555
青年院区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青荫路708号
预约电话:0431-81136555
  • 官方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就诊指南 联系我们意见建议

Copyright  2023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吉ICP备05002610号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医创科技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