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7日 第三批医疗队队员、乳甲外科护士 王嘉琪
今天是来到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抗击疫情的第11天。结束了一天高强度工作的我,对着镜子揉了揉眼睛,轻轻的摸了摸那些被护具压出的印痕,努力伸了伸腰,想要给家里拨去一个视频,报一下平安。
翻出手机,拨通了父亲的视频。尽管夜已夜深,尽管努力遮盖着脸上的压痕,尽管我心里早有准备,但我仍然发现一直以坚强外表示人的爸爸,眼圈红了。视频中的他像很多人一样问我,在武汉吃的是否习惯,住的地方条件如何,是不是习惯那的气候……回答了无数次这个问题的我早已经习惯了“应付了事”,我笑着对爸爸说:“就像妈妈说我的那样,把我扔到沙漠中,我也能生根发芽。”而此时轻松的话语下,掩盖着我心中的五味杂陈。
在武汉的这几天,每天都有让我感动的小事在发生。记得第一天上班,给重症区一位叔叔打水,他突然说:“姑娘,你们长春明天降温了。”当时我十分惊讶,我问他:“叔叔,您怎么知道我是长春的呢?”他指了指我防护服上写着的四个大字“吉大二院”,让我恍然大悟;还有一位老大爷,平时起身有些困难,有一次正好看见他要坐起来,我急忙走过去要扶他,当时他厉声说道:“不用!”我错愕地停顿了一下,他又缓缓说道:“姑娘,我自己能行,不用你扶,你们自己注意点,千万别被我们感染了,家里人还在等你们平安回去。”当时我鼻头一酸,强忍着泪水,不敢让眼泪落下来。因为我哭了,护目镜就看不清了,没有办法更好地去照顾他们;还有邻床的漂亮阿姨,每次换药都要和我说:“你们从那么远的地方来,真的很感谢,你们辛苦了。”感动的事每天都在上演着,这些小故事好像珍珠一样,闪耀着人性本善的光芒。患者对医护最大的善意和敬重,才是对医护辛勤付出的最大褒奖和鼓励,在他们的眼里我们也是被关心的孩子。
“父母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当院里组织支援武汉医疗队时,我第一时间报了名,瞒着家人,直到出发的清晨才告诉父母,父母得知后匆忙驱车从双阳赶来为我送行。爸爸红着眼说:“女儿我为你骄傲,去吧,去做你想做的,去做你应该做的,在属于你的“战场”,打个漂亮的胜仗回来!”一会儿,汽车缓缓驶离,父母的身影已与我渐行渐远,但我的内心仍然坚定,我知道自己的决定意味着什么。记得电影《风声》里曾这样说过“我身在炼狱留下这份记录,只希望家人和玉姐能原谅我此刻的决定,但我坚信你们终会明白我的心意,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此时此刻,也许一线就是武汉的炼狱、湖北的炼狱、中国的炼狱,而我要为拯救大家走出炼狱,贡献自己的力量。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身为医生的爸爸一直是我心中的榜样,此时此刻,他也毅然的奔走在抗疫的第一线,同当年“非典”时期一样,医护人员拼了命保护我们。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如今的我们已长大,学有所用,在人民最需要我们的时候,身为一名医护工作者,这次轮到我们来接替您了。
在武汉的这几天,院里后方的领导仍旧时刻关注着我们的动态,到处筹集我们必需的物资,担心我们的物资不够,特意派院里的老师不辞辛劳,亲自护送物资。长春到武汉有五千二百公里的路程,但阻隔不断的是院里科里领导对我们的牵挂,身在武汉的我们不孤单,有全体兄弟姐妹沉甸甸的爱做我们最坚实的铠甲,我们定会战胜疫情,不负期望,唱响胜利的凯歌,迎我中华百年盛世!
昔有花木兰巾帼女将,今有白衣斗士,守我华夏安宁,坚信我们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