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战役打响以来,全国广大医务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响应党的号召,义无反顾地冲上疫情防控第一线,守土尽责,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中共吉林省委组织部号召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院党委也发出号召:全体党员,亮身份,担使命,忠于职守,勇于担当,抗击疫情冲锋在前。神经内科党支部和科室全体成员义不容辞,积极响应国家和医院党委号召,以实际行动迎战!
快速反应 勇于担当
1月23日至28日,在神经内科于挺敏主任、党支部书记范佳副主任、以及两位护士长的带领下,在党员同志们积极参与及努力下,建立了三个医疗防疫应急梯队,四个护理应急梯队。三名年轻医生参加春节期间发热门诊工作。科室护理组两名护士第一时间参加院里发热留观病房护理工作。所有副教授和主治医师主动请缨参与到发热门诊的排班当中。
在疫情面前,所有人员听从科室安排,分别守住不同关口。老教授们再次重返夜班及急诊岗位,党员冲锋在前,党员中退休返聘的闫伟教授、58岁的姚建华教授都参与到科室值班中,兢兢业业,毫无怨言。
强化管理 加强学习
科室利用网络信息化管理,采用微信群、钉钉群等在线管理模式,全体科室成员每日线上健康打卡,以便于科室及时了解大家健康状况,做到数据实时统计无遗漏。通过办公软件,如微信群、钉钉及继续教育网站,及时将疫情信息及院里新规发布到群里,将感控部门及院里各部门的培训学习资料、穿脱防护服视频以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第一至第六版“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方案”发布在群中,以便医护人员学习。做到“线上学习有痕迹”,学习资料可长期保存,便于随时随地学习。
由内而外 阻断病毒
疫情期间,神经内科党支部要求所有外出工作人员回长后,按照医院要求居家隔离,解除后方可上班。对于重要的卒中绿色通道正常开放。在院里还没有规定住院患者必须查肺部CT时,神经内科就率先建议在收容绿色通道及危重症患者时,肺部CT及头部CT同时进行,急检血常规,阻断疫情发生。建立隔离式溶栓病房,保证急性脑梗死绿色通道溶栓患者快捷安全地完成溶栓救治。从急诊收容到病房管理严格管控,加强住院患者管理,严防病毒院内传播。
神经内科多为老年患者,基础疾病较多,常有急危重患者。为了防止院内感染,又不耽误患者的诊治,严格管控急诊收容,住院患者再次逐一排查;严格筛查入院患者及陪护人员,排除新冠肺炎后,方可入院治疗。住院病区患者独立病房安置,每日监测病人及陪护人员体温。专人守好科室大门,谢绝探视,杜绝隐患发生。
积极备战 迎难而上。
继我院派出第一批支援武汉医疗队之后,院党委发出倡议组建第二、三批支援武汉医疗队。神经内科党支部积极响应号召,党员干部更身先士卒,主动请缨。此次请战人数总计47人,其中党员6人。科室护理组全体护士(除哺乳期外)主动请战驰援武汉。2月7日,神经内科五名神经重症护理骨干跟随我院第三批医疗队驰援出征,5人中有党员两名、入党积极分子两名。由于此次疫情中,危重患者多为高龄且伴有脑血管疾病,她们到达武汉后立即参加到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中。继第三批支援武汉医疗队伍出征后,科室积极组织第四批和第五批支援武汉人员培训防护知识,积极准备出征防护用品和生活物资,时刻准备出征。党支部书记范佳更是带头报名参加了重症医学科后备梯队。
勇士们出征武汉,支部书记范佳、科室主任于挺敏、护士长等亲自为队员们准备出征物品,科室单独给每位出征人员配备防护物品。为提高出征人员抵抗力,两位主任又为每个人都购买了营养食品。每天在微信群里及时了解她们的身体状况,疏导心理压力。留院党员与出征人员家属建立一对一联系,了解家中困难,及时帮助解决难题,让一线的她们能够安心工作,无后顾之忧。
网上坐诊 即时沟通
在疫情期间,支部在美篇上宣传支援武汉队员,弘扬二院人精神风貌,宣扬白求恩精神,让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各种网络平台上流传。
在疫情期间,科室还开通了网上免费坐诊服务。神经内科平时的门诊量较大,受此次疫情影响,对于慢诊及复诊病人,科室开放网上坐诊,由科室骨干医生出诊,及时解决出院后患者复诊咨询和用药指导。科室运用患者管理群,及时向患者发布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知识以及居家康复视频。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