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来袭,举国上下300多支医疗队共有4万多名白衣战士从全国各地奔赴湖北抗疫前线。我院先后派出168位医护人员支援武汉,他们在一线冲锋陷阵,而后方则有这样一个自发的群体温暖守护。
这个自发的群体是一个特殊的微信群,名字叫做“兄弟姐妹会诊群”。它是由我院血管外科耿力医生发起的,群里汇集了我院300余名中青年医生,他们平时在群里定期组织学术活动、病例讨论、业务学习等。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群里再次“热闹”了起来。不过这次的热闹与学术无关,而是大家都在关心前线的战友们,他们有什么困难?他们有什么需求?心理压力怎么疏解?家中的老人孩子谁来照顾……医生们从“学术派”立即变身“行动派”,时时刻刻的思考着能为前线的兄弟姐妹们做些什么。
在妇科主任许天敏教授的倡议下,群里发起了一场特殊的支援活动。大家要与前线的战友们建立一对一的结对子,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倡议发起后,很快得到大家的热烈相应,不到一个小时,群里就有上百人报名参加。很快,报名人数就超过了前线人员的人数。“把我加上”“我也报名”……大家都踊跃向前,生怕不能为前线的战友们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结对子的名单很快排了出来,大家立即开始与前线战友取得联系,并带去了后方人员的问候,大家尽力帮助前线战友们解决家庭生活和后勤保障的各方面问题。这种一对一的单线联系非常方便快捷,例如。前线战友需要邮寄东西过去,但是发往武汉的快递很多都停运了,自发群里和他结对子的同事立即进行协调和沟通,结果第二天就把物资送往通向武汉的运输车上。
袁野是支援武汉医疗队的一名护士,孩子今年6岁,她的爱人是一名现役军人,在疫情期间不能离开部队。在她去前线后,孩子只能由姥姥、姥爷来照顾,最近,孩子和姥爷都发烧了,这个情况让身在前线的袁野心急如焚,身为医务人员的她更知道,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发热除了身体难受以外,还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她联系了群里和她结对子的检验科王言医生。王言立即和孩子的姥爷取得了联系,简单地了解了他们的情况后,就安排他们来医院进行检查。而群主耿力得到消息后,也立即赶往了医院看望孩子和老人,耿力和王言一直在跑前跑后,陪着老人和孩子采血、化验、做CT检查,直到结果全都出来,排除了新冠肺炎的可能,他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经过对症治疗,老人和孩子发热的情况很快得到缓解,身在前线的袁野也终于放心了。
在抗疫的特殊时期,有人舍小家、为大家,身赴前线,也有人手拉手、肩并肩,温暖支援,这就是二院这个团结有爱的大家庭。我们都是白衣战士,我们都是兄弟姐妹!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