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5日 第三批支援武汉医疗队第五护理组
凌晨三点半,很多人都还在睡着,也许做着美美的梦,或许还打着微微的鼾。此时的武汉正下着大雨,雨水打在负责接送我们上下班的大巴车的车窗上,啪啪作响。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是湖北抗击新冠疫情的主要阵地,主要收治重症病人。在这里,吉林省吉林大学支援武汉医疗队队员和武汉市同济医院医疗队队员一起并肩作战,日夜真情守护、默默付出。同舟共济,与武汉人民共克时艰。
作为第三批支援武汉医疗队员,我们是2月7日晚上到达武汉的。去上班的途中,隐约听到有的队员说:“感觉来到这里就像做梦一样!”是呀,一切都来的太快,一晃儿我们已经在这里奋斗了20天。在这20天里,发生了太多事。
我们的“秦爸爸”(秦彦国副院长)和我们一起来到这里,他时刻关心我们的饮食、起居,让我们在元宵节的夜晚吃到了热气腾腾的汤圆,当时大家伙儿的心里别提有多温暖;他还给我们过生日的队员准备生日面,因为不能面对面的在一起送上祝福,院领导组织了一场让大家终身难忘的“战地视频生日会”;他每天要处理很多事,那么繁忙,还坚持在群里给我们发武汉市的天气情况,为的就是能让我们保持住最佳的身心健康状态,为我们在这里奋战的每一天,安全无忧,保驾护航。他说:“我身体健康地来战斗,等疫情过去,我们胜利了,我也要平安地把你们带回去。”我想,我们定不会让您失望。
我们重症医学科的尹永杰主任,手术过后还没有完全恢复,便和我们一起来武汉支援。他说,武汉需要他,这里的重症病人更需要他。他带着腰伤坚持查房,每一个患者都查得仔细,力争获得患者最完整的病历资料,以便患者能获得最有效治疗。在我们自己院里的呼吸机、ECMO、CRRT等重要治疗仪器以及大量检测试剂运抵后,他和重症医学科的队员一起,在第一时间将这些“救命”的“小宝贝”送到了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病区,冒着可能因气管插管、动静脉穿刺置管等有创操作暴露的危险,以及被患者的痰液、血液、分泌物喷溅后而感染的巨大风险,他与医疗队的医生一起为危重的39床大娘上了ECMO、CRRT进行积极地进一步治疗。他说:“哪一个我们都不能放弃!”
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也是我们吉林大学原校长李元元院士,特意给我们吉大医疗队发来了问候。他是这样对大家说的:“吉大支援武汉国家医疗队的同志们,在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的关键时刻,你们肩负中央和吉林省的重托,高扬白求恩精神,千里驰援,尽锐出战,舍小家保大家,冒着生命危险在抗疫前线英勇作战,谱写了感天动地的吉大人战“疫”篇章。作为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我衷心地感谢您们的全力援助。作为曾经与您们共同工作七年多的吉大校友,我为您们的大医仁心、精湛医术感到骄傲和自豪!希望您们在危险艰巨的工作中,千万小心,多多保重,每个队员都要安全健康。冬天已过,春意正浓,让我们坚定信心,继续战斗,早日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我们现在已经习惯把远在吉林的我们的吉大领导、二院领导和留守在自己工作岗位上的医护兄弟姐妹们称为“家里人”,因为有他们做我们这些驰援队员的坚强后盾,才使我们这些在湖北支援的人更有信心,更有力量。
我们曾有那么几天由原来的6个组,整合变成5个组。是的,有的姐妹因为严重水土不服,发烧、腹痛、腹泻而“掉队”了。她们拉着护士长的手哭了,不是害怕被感染,而是因为觉得自己生病影响了组里的医疗工作,增加了大家的工作负担而感到难过、自责。我们的6个护士长除了要完成自己负责的培训、管理、协调、沟通、医疗工作外,还要时刻关注组员的心理状态、动向,从而做到及时答疑解惑、排忧解难。
有人出征,就会有人留守、有人惦记。哪一个来支援的人,都离不开“家里人”的支持与关心,每次有物资要送过来,科里的领导和小姐妹们都要问:“缺啥不,缺啥赶紧说,不然送完了赶不上咋整。”并不时叮嘱着:“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家里有什么困难一定要说,说出来大家一起帮忙解决。”每次和父母、爱人视频时看到他们的目光都是满满的心疼,但他们还是会笑着对我们说:“多吃、多睡,保护好自己,照顾好病人,也要照顾好自己。”每次打电话听见孩子在那头说:“妈妈,你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打败病毒,早点回来,我都想你了!”我们都会说:“宝贝,妈妈也想你,妈妈一定快点打败病毒,然后回去陪你们。”
我们这个病区是重症病区,之前有两个病人离世了,但也有越来越多治愈的、满足出院条件的患者。在有些外人看来,我们这些医护人员可能早就该看淡了生离死别,其实他们不知道,每一个生命的离去,都会使我们难过。90岁的那个爷爷“走”了,我们和住在他临床的老伴儿一起难过了好几天。他们一起住进来的,却没能一起回家,多么让人伤心啊,我们能做的就是多安慰奶奶、好好照顾奶奶,让她可以平安回家与家人团聚。80岁的阿姨出院了,想起一开始叫她奶奶,她挺不高兴的,说我们把她叫老了,后来我们就叫她阿姨。永远忘不了阿姨出院时和我们一起比心的场景,她说:“我可爱的东北小姑娘们,我多想好好拥抱你们一下,我知道我不能,但我会为你们每个人祈祷的,你们一定要平安回家。”虽然不知道阿姨以后是否还会记得我们,记得曾经一起和她“打怪兽”的吉林姑娘,但她的温暖、善良,还有那积极的年轻心态,这些都将在我们的生命里留下最美好的回忆。
乌云遮不住升起的太阳,疫情也挡不住高洁、乐观、自由的灵魂。我们这个大集体一起来到武汉,来到这个英雄的城市,在这里,会以“他乡”为“吾乡”,我们与武汉人民一起,与全国人民一起,向阳而生,逆风飞翔,乘风破浪,归来如往,一起迎接春暖花开,山河无恙。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