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2010年5月成为预备党员,2011年5月转为正式党员。她是我院重症医学科的一名护士,也是我院首批支援武汉医疗队队员。
2020年1月25日,李秋接到吉林省组建支援武汉医疗队的通知后,李秋在第一时间报名。科里护士长知道她的孩子还小,特意打来电话问她:“孩子这么小,你去那么远,孩子怎么办?”李秋看着身边的孩子,那时她正在吉林的婆婆家,于是她告诉护士长,让孩子在奶奶家呆一段时间,保证没有问题!安顿好孩子,嘱咐好家人,李秋便匆匆买好坐车回医院的票,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培训中。
在哪里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
“作为一名党员,我不会犹豫,因为我知道一线的使命在召唤我。”李秋说。经过一系列培训,在1月26日下午,李秋坐上了大巴前往机场,当坐在飞机上时,她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告诉亲朋,自己要冲锋到一线去。“好多同学朋友都问我是不是来武汉支援,我说是的,他们都很惊讶?我告诉他们,我只是换了一个地方工作,作为一名党员们,在ICU工作这么多年,没有什么不能适应的,在哪里都是为人民服务。”
28日,李秋作为吉林省首批支援武汉医疗队队员,第一个走进了病房。第一天上班,早上七点队员们已经到达疗区。新成立的病房,很多程序流程都在摸索中,同济的护士长和队员们再次交代各种流程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因为那里有8名患者,所以决定先让同济的一位老师,带领吉林省医疗队队员的其中一个进入病房。李秋主动要求第一个去。她说:“我的年龄和年资都是最大,而且我还是党员,我是党员我先上。”进入病房后,因为病房也是临时改建的,同济的护士也不是本科室的,所以很多工作需要队员们自己摸索,环境还没熟悉,就开始陆续收治患者。同济的老师负责录电脑,李秋负责测量生命体征、量体重,忙而不乱。两个小时内,李秋及同济的老师两人收治了十位患者。刚进入病房的那种恐慌感和紧张感,在看到病人躺在病床上接受体征检测后,这种感觉在李秋心里逐渐消散。此时此刻,她为自己是名医护人员,也是一位党员而感到自豪。
看到患者好转,一切都值得
“在工作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22床的一名女性患者,每次我巡视病房,她都是在躺着,被子几乎盖过了头,根本看不着她的脸。有一天下午班,这个患者有静点药物,我进去把她叫起来,我说,阿姨,咱们打针了。她只“嗯”了一声。我问她针疼不疼,她只说一句还可以。”22床是李秋最放心不下的病患。“我和她沟通,告诉她如果打针的地方很疼,就告诉我,重新穿刺一个针,她只是点点头。我很是担心她的状态。等到两天以后我在上班的时候,进去巡视病房,和这个阿姨打了个招呼,问她感觉怎么样,她笑着说,好多了,好多了。脸上明显有了笑容。”李秋说到这里,欣慰地笑了。这位22床阿姨因为紧张自己的病情,十分害怕。但是经过李秋细心周到的护理,心里踏实了很多。接下来的几天,李秋为了更好地安抚这位阿姨,都会来她的床前多问候几次。“这样,她就不怎么害怕了。看着她一天天变好,我觉得我们特别有成就感,一切都是值得。”李秋说。
党旗所指,众志成城
3月7日,我院的第一批医疗队有两名护理人员冲锋到ECMO重症病人的病房。李秋再次请战,给予支援,在疫情的关键时刻,作为一名党员,她以身作则。“虽然已经来到这三十几天,也很疲倦,但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大家团结一致,坚定信念,克服困难,共同打赢这场防控战争,党旗所指,众志成城,我们必胜。”李秋坚定的说。
党员,就像一面旗帜,无需轰轰烈烈,哪里需要他们,他们就去哪里,尽其所能,倾其所有,他们只愿山河无恙,祖国和人民幸福安康。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