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6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我院支援武汉医疗队在一线工作60天后,我院心血管内科18名支援武汉的医疗队员与第三批医疗队的114名抗疫英雄一同乘坐的专机,稳稳地降落在长白山机场。过水门、走红毯、红旗车队接送,吉林省用最高礼遇迎接我们的白医勇士凯旋。省、校级领导及我院领导前往长白山机场迎接,并出席了欢迎仪式。当飞机缓缓降落,队员们纷纷表示:“虽然很少提起想家,但这一刻对家的思念,真的是让自己热泪盈眶。”
特殊时期,虽然心内科的家人们无法到现场接机,但通过观看网络直播,看到战友们平安降落到家乡的这片热土上,仍是非常激动。谁说这个时代没有英雄?白衣执甲,在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之时,你们毅然奔赴战场,用血肉之躯抗击疫病的攻击,逆行的白衣战士就是时代的英雄!
队员们说,这次支援武汉战斗60天,是他们人生中无悔的抉择,难忘的经历。
2020年2月6日晚,心血管内科接到上级紧急支援的工作命令后,科室主任刘斌及护士长连夜紧急部署,迅速集结临床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4名医生、14名护士组成医护团队,火速组成党小组,奔赴武汉前线。
2月7日至4月6日,心血管内科的医疗队员奋战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病房,累计工作60天。期间,医疗队治疗、护理、治愈危重症,重症新冠肺炎患者117人次,治愈率97.5%,居全省重症救治率首位。医疗队使用ECMO辅助救治3名患者,实现院内及院际ECMO转运患者3次。无病例转出,全体队员零感染,出院患者零复发。
工作中,我院支援武汉医疗队心血管内科领队薛歆医生带领团队成员发挥心血管专科优势,利用心脏彩超、心血管特色治疗方案等,为心脏病的新冠肺炎患者提供更科学、更全面的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由于纸质病历资料无法在清洁工作区和隔离病房传递共享,秦彦国副院长立即组织医疗队提出了采用移动电子病历的解决方案,由心血管内科史永锋医生联合团队人员,建立云端查房,电子病历信息可以通过移动网络传递,完美解决了病毒造成的病历信息阻隔的困难。
病房中,护士们与患者零距离接触,吸痰、采集咽拭子,所有的生活护理都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每个班次都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带着紧紧的N95口罩和护目镜等防护物品开展日常工作。大家经常会感到呼吸不畅,甚至会胸闷,四层手套让原本日常熟悉的操作变得更加困难。但心内人不惧危险,在工作中总结经验,提高穿刺成功率,充分发挥心内科护士重症急救及敏锐的观察能力。他们参与ECMO、血滤救治小组,熟练应用湿化治疗仪和呼吸机,并指导患者进行日常踝泵运动,做心脏康复操等,给患者带去信心和希望。
我院支援武汉医疗队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得到了武汉人民的赞扬。一位康复出院的患者在感谢信写到:“感谢你们,虽然我没有办法看清你们的脸,但我用心地记住了你们每一个人的名字……”朴实的言语却表达了患者最真诚的心意。
前线的工作牵挂着后方的心,心血管内科刘斌主任一直关注着前线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尽全力为前线队员提供最优质的防护用品和生活物资,保证队员的安全;每逢队员生日都送去祝福,并做好队员家属的后勤保障工作,建立家属沟通群,随时解决困难,让前线人员无后顾之忧。
2020年3月28日,战“疫”取得阶段性胜利,全国各地医疗队有序撤离。作为战“疫”中的攻坚队伍,接到国家卫健委通知,兵分两路,一部分人员留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另一部分人员转战武汉市肺科医院。他们坚定地表示,疫情不散,我们不退!
今天,我们终于盼来英雄回归!
昨日你们身披白衣战疫情,近日,你们脚踏红毯凯旋归。穿上厚重的防护服,克服困难,剪掉长发、推迟婚礼,泪别新婚的爱人、年幼的孩子、年迈的父母,你们冒着被病毒感染的风险,忍受着无法言说的苦。辛苦了!心血管内科18名抗疫勇士!你们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任务,载誉而归,心内大家庭以你们为荣!
待英雄回家,到那时花团锦簇、彩旗飘扬、红毯铺路,我们以最高礼遇迎接英雄凯旋。不一样的2020年,愿山河无恙,愿人间皆安,愿祖国昌盛,愿二院再腾飞,愿心内更辉煌!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