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9日 支援吉林市医疗队队员、骨科诊疗中心护士 薛盼
“我羡慕各种各样的战友,从新兵到老将,从警察到军人,同生共死,义不容辞。”从前,我在抗疫报道里看到这句话,并没有什么感觉,直到我奔赴吉林抗疫,我也有了战友,也成为了别人的战友,我才体会到了这句话的真正涵义,那是一种高尚的信念,一种无疆的大爱,是历经过生与死考验后的人生感悟,也是一份难以割舍的同胞情谊。
我们的团队共由30人组成,分别来自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的26个不同科室,之前我们是同事,但是自从踏上抗疫的征途,我们之间又多了一层关系——“战友”。所谓的战友就是不管前方是刀山或火海,都能肩并肩一起战斗的人,是那个可以把自己的后背交给对方的“兄弟”。在工作中,虽然我们身上都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口罩和护目镜,识别彼此只能通过防护服上冰冷的文字,但是往往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能真切地感受到对方的所思所想,因为我们的内心始终涌动着一股强大的力量,而这股力量的来源之一就是身边的“战友”。说句真心话,当知道要踏上前往吉林抗疫征途的那一刻,我的内心是有一丝隐隐的不安与悸动。当我报道后看到一张张坚毅的面孔时,我内心瞬间平静下来,这支队伍我太熟悉了:专业的人员、专业的团队、专业的领队……有了他们,我相信战必胜。抗疫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我们就像战士一样随时待命,只要冲锋号吹起就一往无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防护服、护目镜、口罩就是我们的“战甲”“防弹衣”,有了它们的严密包裹,我们才避得过病毒的侵袭,才能去帮助更多的人。每次出任务前,为了保障所有人的安全,刘贤英主任、杨言慧护士长还有几位热心肠的弟弟、妹妹们都会悉心地为每一位战友穿戴好一层层的防护服,戴好护目镜,仔细再仔细地一遍遍检查确认。我们深知这个环节是保护我们的战友、实现团队零感染的关键。每天结束任务,刘贤英主任一定要等到最后一组回来,才肯回到房间休息。我们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无论多晚回到住处,房间门口也总是摆着新鲜的水果、热腾腾的盒饭。那一刻的感觉就好像回到了自己的家,而每一位战友都是我的家人。工作之余,我们在微信里相互鼓舞相互勉励,一句句暖心的话语仿佛一支支“强心剂”,让我心中充满了战斗的激情和力量!
战友们,很荣幸能与你们并肩战斗,有凡事一马当先、亲力亲为的刘贤英主任;关心我们日常生活和送贴心礼物的杨言慧姐姐;不是在培训就是写感控流程的护理姐妹才华;每天都在默默加班整理采集数据的张一帆弟弟;每日监测体温及时了解每个队员身心健康的李春影姐姐和崔月妹妹;心思细腻温暖优秀的刘泽锋弟弟;放弃休息帮我们宣传抗疫日记的崔婷妹妹;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身影的热心肠于瀛和丁福安弟弟;天天一到吃饭时间就会提醒我们及时取餐的张逸弟弟;到点就帮我们六楼取餐的王庆宇弟弟、国贝和袁丹妹妹;平时寡言默默送给我们酸梅汤的曲园弟弟;铁汉柔情才华横溢的代晓微弟弟;我们“老年组”行事高效的洪梅姐姐;耐心细致消杀监督员王淑娟妹妹;衣服屡屡被汗水湿到像水泡过的滑佩言弟弟……我们在吉林,同舟共济,休戚与共。战友们,余生我想我会时常回忆我们抗疫的日日夜夜,终生铭记我们的战友深情。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