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日 支援吉林市医疗队队员、骨科诊疗中心护士 薛盼
核酸咽拭子采集在整个新冠肺炎治疗过程中是一个比较危险的操作。这次我们来到吉林,为定向人群采集咽拭子,我们的采集场所通常是不固定的,常常要进行社区登门或户外集中采集,要直接面对患者的口腔,所以从准备用物、手卫生到标本送检,每一个步骤都需谨慎,才能做到防护到位,避免感染。我们工作的节奏紧张有序,每一次采集的时候,里边的洗手衣常常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虽然核酸咽拭子采集步骤并不繁琐,但考虑新冠病毒的传播方式多样性,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尽量减少采集过程中患者摘下口罩呼吸的时间,从而减少患者呼气排出的气溶胶量,这样可能更有利于降低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感染风险。二院养成了我“要做工作中的有心人”的习惯,我在结束每天的工作任务后,一回到酒店,便拿着舌压板对着镜子琢磨操作流程。第二天去执行任务时,再与筛查居民沟通新的取样方法是不是能接受。经过了多次尝试,我决定在采集流程的细节上做小小的改动:让病人未摘口罩时深吸一口气,摘下口罩张嘴,采标本时告诉患者屏住气,压舌板轻压舌面帮助暴露咽部,迅速采集完毕后,立刻让患者带上口罩呼吸。整个屏气时间在6-8秒,呼吸频率正常的人基本都能够配合。经过一天的实践,我很欣慰地发现,多数被筛查居民都能够按照我的要求来做,并且愿意配合。
在后来采集过程中,大多数居民在与我们沟通的过程中都非常配合,有一个老年公寓的奶奶让我尤其感动。她对我说:“怎样做能保护你们,我愿意完全配合。你们是国家派来拯救我们的天使,我们得好好珍惜。”听完,我的心暖暖的,鼻子却酸酸的。
在吉林,能发挥自己最大力量帮助我的家乡,这是我在抗疫前线工作中觉得非常自豪的一件事。在疫情突发的特殊时期,医务人员都是第一次面对这个病毒,没有完整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更多的文献可以查阅,如何更好地保护患者和做好自我防护是我每天都在思考的事情。因为我知道,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保护好大家;保护好大家,才能守住这座城市,守住我们美好的家园!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