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4日 支援吉林市医疗队队员、血管外科医师 丁富安
2020年这个冬天,一场重大的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和生活轨迹;这个冬天,一些人的生命永远定格、一些城市被按下了暂停键、一群白衣天使成了战士……当全国疫情稳定的时候,我的家乡吉林省却出现了新冠肺炎疫情反弹的迹象。5月14日下午两点,我接到科室主任王征的电话,因疫情需要,我院派30人去吉林市支援咽拭子采集工作,问我能否可以去吉林支援。我自觉义不容辞,便选择了逆行,成为了人人夸赞的白衣天使。可是只有我们知道,我们并非天使而是实实在在的平凡人。作为一名医生,我怀着一腔热血站了出来。回想在吉林支援的17个日日夜夜,每一天都是我人生中难忘的经历。
战“疫”人随时待命
我们这支临时组建的医疗队共30人,医疗队的主要任务是吉林市丰满区咽拭子采集工作。每一天的工作都是相同的——采集咽拭子、每一天的工作又是不同的——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突发事件。我们就像战士,随时准备出发。战友们有时候还没吃上饭,或者刚要睡觉就被通知紧急集合,执行采样任务。我靠着全天吃蛋白棒充饥,却不敢吃其他东西,因为胃肠道不适,任务前不敢吃东西,怕刚吃完就接到任务产生不适,只有把所有的任务全部完成返回驻地才敢吃东西。虽然我们不是战士,但我们是战“疫”人,随时待命,一旦“警铃”响起,就迅速背好物资集合出发。
日夜兼程,风雨无阻
“我和老伴隔离家中都20天了,还要采吗?”小区一对80岁的夫妇很不理解。这是我们小组第一例采集对象。“要采的,奶奶,这是为了大家的健康着想,确保本小区不漏一人,就是为了彻底消除隐患。”我们坚定地说。于是,老两口配合了采集。工作中也遇到过不配合、不理解的,我们也尽力解释、劝导,完成了咽拭子标本采集工作。
在这里,采集年龄跨度也很大,上到90多岁的老人,下到几个月的婴儿,为采集工作增加了难度。曾遇到过90岁不能配合采集的高龄老人,在敬老院人员努力沟通下,终于配合了,却在采集过程中,突然咬住了采集棉棒。作为医生的我,知道如果被咬断,这个棉签就会成为异物进入喉部。我用手扶着棉棒,不敢撒手也不敢用力。老人听力极差,不识字,我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说话只能靠喊,老人却还是听不见。队友白晓莹拿出纸和笔画了一幅简笔画,用手势比划着,老人似乎明白了我们的意思,将口张开。
采集对象居住分散,街道、社区、村屯、养老院都是我们的目的地,我们穿梭在各楼宇之间、村屯之间。遇到过好不容易满身大汗爬到7楼而家里却没人的情况,社区再次打电话联系,才知道昨晚被带走集中隔离,遇到这种情况,一例没采还要花费20-30分钟。依稀记得战友为了节省防护服,下村屯坐三轮、骑摩托的场景。还记得零上8度的江城,外面下着小雨,夜晚脱掉防护服全身湿透的场景。每天奔波在社区、小区、楼道、村屯,最多的一天采集了近 200例。再苦再累我们也不怕,只为了看到疫情一天天好转!听到居民一声声道谢,作为医护人员的我们满满的自豪感。
铭记战友情
我是一名医生,未曾经历过硝烟战场,却常被一个一个关于战友的笔下故事所打动。我没经历过这些故事,也无法真正理解其中的意义,总是听说战友情刻骨铭心。此次战“疫”让我对这些词和战友有了真切的体会。
我们组共三人,王会杰、白晓莹是我的战友。我个子比较大,穿脱防护服比较费劲,她俩每次都悉心地为我穿戴好一层层的防护服,带好护目镜,仔细检查确认没有缝隙后再给自己穿。每个穿戴流程需要十分谨慎,大家却心照不宣。她俩都是女生,还比较瘦小,记得晓莹有一天爬到7楼大口用嘴喘气,呼吸也有些费力,我立即在楼道里做了消杀,晓莹拿下护目镜、面屏、外科口罩,休息片刻才缓过来。那一刻我真的很心疼她。
医疗队共10个小组,每次分任务时,大家都抢着承担重的任务、路程远的任务。男同胞都会照顾女同胞。一个女队员说,她仿佛在紧张的抗疫前线,找到了短暂的柔弱。回到驻地,领队无论多晚都在等我们返回,让我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我相信,余生中我会时常忆起我们抗疫的日日夜夜,终生铭记我们的战友情。
驻地整休不放松
执行任务后,返回驻地。我们并没有放松警惕,领队刘贤英每天都会把我们十个组长召集在一起开会,总结每天发生的突发事件,制定流程并进行整改,为接下来的抗疫提供保障。
在抗疫中既要走在抗疫的第一线,又要为抗疫提供精神粮食,领队刘贤英在5月21日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身边的党员争先恐后,不怕困难,冲在最前面。他们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我渴望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于是,我第一时间向临时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在抗疫的最前沿,以一名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以实际行动向党中央、全国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离别江城愿人民皆安
5月30日,即将离开江城,即将与在一起战斗17天的江城人民道别,多少有些不舍。为了给彼此留下一份念想,疾控中心的战友、志愿者及我的战友们纷纷拿起记号笔在我们最熟悉的防护服上留下了对吉林最想说的话语。我相信,这件防护服、这些时光、这些人,最终将汇集成最值得我珍藏一生的回忆。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