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日 支援吉林市医疗队队员、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师 崔婷
我不只一次来过吉林,但每次来都是冬天。
我是一个滑雪爱好者,北大湖的雪质超软,号称“粉雪天堂”。一到冬天下夜班后的休息日,我和朋友都会驾车来到吉林,滑雪的同时可以欣赏雾凇,滑雪后到美丽的江城江边吃小吃。
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吉林市:花红柳绿,有山有水,风景秀丽,但是路上却车少人少,整个城市凝重又低沉。这次我来到这里,不再是一名游客,而是一名逆行者。
5月14日,“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吉林市疫情防控升级。身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护士,咽拭子采集这项工作对于我来说很简单,也很熟练;作为一名入党积极份子,保卫家乡义不容辞,我愿意。于是,我成为了支援吉林市医疗队队员,我积极主动地向院里表态:我可以去!保证完成任务!虽然这样说,但我还是不敢把这个决定告诉家里人,只是和母亲说因为疫情需要,要在发热门诊工作,统一住在宿舍。我每天和母亲视频,只敢露出脑袋,生怕她看出自己住的是宾馆。如今我凯旋归来,可以骄傲地告诉母亲这些时间的隐瞒。
在吉林,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丰满区市民咽拭子标本采集工作,覆盖丰满区整个街道、社区、村屯。
整整17天,我们完成13次任务,共采集7039例。
回忆这段时间的经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养老院的采集工作。5月28日,我们白天完成采样的工作后,夜晚21点接到紧急任务——丰满区所有养老院需要进行咽拭子标本采集。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我,选择了一个路最远、人最多的养老院。这是我人生中经历的第一次真正的“披星戴月”。经历了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组6个人才到达了目的地。养老院的老人最大年龄103岁,最小的也有78岁,共832名老人。养老院共有5栋楼,每栋楼有6层。当我们穿上“铠甲”奔赴各楼层时已经是晚上22:30分。我们担心打扰到老人们的休息,都很小声地敲他们的房门。听到走廊有采集咽拭子的声音,有些老人还把门开着等我们,他们嘴里不停地说:“这么晚辛苦你们了。”得到老人们的理解,我们都很是欣慰。
克服重重困难,返回疾控时已是凌晨4点。虽然很疲倦,但一想到我们的努力可以防止疫情的蔓延,便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5月30日,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高占东在欢送仪式上表示,疫情过后,欢迎英雄们回家滑雪、泡温泉、撸串……就这样,我们踏上了回家的路。
5月31日,我第一次亲身体验被采集咽拭子的感觉,全员结果回报阴性。我兴奋地和家人视频,告知并分享我逆行吉林的故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父亲得知我奔赴吉林后说的第一句话。听见这句话,我知道,我的逆行选择是如此的正确和有意义。
再长的路也会有尽头,再黑暗的夜也会迎来清晨。今天我们胜利凯旋,来年冬天雪场见!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