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交叉协作创新 优势互补成果显著——我院与化学学院举办首次学术沙龙
  • 发布时间:2020-07-27
  • 点击数:
  • 作者:administrator

(宋春莉 孙洋 凌浩 报道)7月22日,我院院长张学文、党委书记赵伟、副院长秦彦国、科研部主任冀慧玲及医院科研人员一行23人前往吉林大学化学学院,与化学学院院长吕中元、党委书记宁德宽;研究生院院长孙俊奇、副院长邹海峰、施展、张贺以及14名专家,共同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会议。这是吉林大学不同专业领域的两个学院举办的一次建设性交叉学科学术沙龙,充分体现了学科交叉融合共享的科研理念。跨学科交叉是我国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次学术交流活动在我院科研机制创新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沙龙上,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党委书记宁德宽、我院党委书记赵伟分别致欢迎辞;吉林大学化学学院院长吕中元介绍了化学学院科研情况;我院院长张学文、副院长秦彦国分别对医院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和科研现状、发展规划等方面做了详尽地介绍,科研部主任冀慧玲介绍了我院参会的科研人员。

化学学院吴立新教授、王贵宾教授分别作了《无机簇超分子复合物的功能应用》《聚醚醚酮树脂及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的专题学术汇报。

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疗中心主任医师滕博介绍了纳米材料在喉癌诊疗中的应用探索,并提出了载体与材料相容性、同步性等内容;妇产科诊疗中心副主任医师林杨讲解了宫颈癌与HPV感染的相关性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王金鹏作了《新型冠脉支架的研发》的学术报告。

不同专业领域的前沿报告,引发了与会者浓厚的科研兴趣。在热烈的学术交流座谈中,医学与化学两方面的科研人员,探讨各自感兴趣的学科交叉点,相互问答,提出科研设想和合作意向。

吉林大学临床医学是国家双一流学科,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优势资源和人才,双方交叉融合,将明显发挥优势互补作用。

学科交叉,学科融合,是科研创新的主要源泉,更是未来医学发展的趋势。吉大之大,学科之全,科研之优,都彰显了学科交叉的先天优势。我院院长张学文、党委书记赵伟、副院长秦彦国、科研部主任冀慧玲针对医学科研发展集中方向,以“加强前沿交叉领域规划,顶层推动交叉领域进展,破解交叉领域合作瓶颈,多方合作争取突破”为目标,先后组建了“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医工转化”“医学影像”“人工智能”“材料交叉学科”等六大科研合作互助平台。

本次沙龙是由“材料交叉学科”科研合作互助平台组牵头,汇集了来自本院13个科室的40位科研人员,组建了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和生物衍生材料等4个分组。我院材料交叉学科科研合作互助平台组还将继续致力于生物医用材料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点研发的方向,实施多学科学术交流,跨学科科学研究。

我院六大跨学科交叉科研平台将汇聚多个院系的优势研究力量,充分发挥吉林大学多学科交叉优势,围绕科研需求和科技前沿,促进基础学科、临床学科及应用学科交叉融合,在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力争产出更多重大成果。

返回列表
  • 暂无资料
亚泰院区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亚泰大街4026号
预约电话:0431-81136555
用药咨询电话:0431-81138268
医保咨询电话:0431-81136122
正常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2:00-5:00。
周六、周日和节假日门诊正常开诊。
自强院区
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2:00-5:0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自强街218号
预约电话:0431-81136555
青年院区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青荫路708号
预约电话:0431-81136555
  • 官方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就诊指南 联系我们意见建议

Copyright  2023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吉ICP备05002610号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医创科技

×

用户登录